时间: 2025-04-26 13: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45
惜分飞 寄衣
作者: 翁瑞恩 〔清代〕
瞥见枝头梅蕊暖。
愁到眉峰寸寸。
何处砧声恨。
更无言语中心闷。
金剪裁成添弱线。
又把吴绵细选。
寄与郎如见。
休论缣华同贫贱。
偶然看到枝头的梅花绽放,心中愁苦不断。
我眉头愁苦,愁绪一寸寸加深。
不知道在哪里能听到那叹息的砧声,
心中无言,闷闷不乐。
用金剪裁出细弱的线,
又挑选了精细的吴绵,
寄给我的爱人,就像亲自见面一样。
不必论及缣帛与贫贱之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翁瑞恩,生活在清代,是一位擅长诗词的文人。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张力。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关注与思考,尤其是在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层面。诗人在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惜分飞 寄衣》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写的诗作。诗从梅花的绽放入手,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坚贞、清雅的意象相连,而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愁苦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砧声的提及,更是加深了离别后的孤独感。砧声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背景音,更象征着思念的时光流逝,令人感到无奈与沉重。
后四句则转向实际的行动,诗人用精致的金剪裁出细弱的线,挑选吴绵,意在寄托对爱人的思念。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对爱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的结尾提到“缣华同贫贱”,引发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强调了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真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爱情的丰富内涵与深厚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爱情的思念与寄托,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期许,强调了情感的真诚与无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砧声”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琐碎
B. 思念之情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B
诗人用什么材料寄给爱人?
A. 缣华
B. 吴绵
C. 丝绸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金剪”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细致的工艺与关心
C. 贫贱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惜分飞 寄衣》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