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9:17
作者: 梁鼎芬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无聊有恨,正荷花时候春愁都热。
约个酒人添个影,捲起缃帘望月。
雪藕丝长,剥莲心苦,此意吾能说。
隔窗鹦鹉,为谁也自饶舌。
又到酒倦灯阑,绿茶初酽,越色瓷杯洁。
细数年华惊一昨,各有情怀悽绝。
春草秋花,神仙儿女,甚事无完缺。
凭他铁笛,一声吹上云裂。
无聊且有些怨恨,正值荷花盛开的时节,春愁热烈而来。约好了一个喝酒的人,映出一个影子,卷起窗帘仰望明月。雪白的藕丝冗长,剥去莲心却是苦涩,我的心意可以说出。隔窗的鹦鹉,为谁而自言自语。又到了酒醉灯下,绿茶刚酽,越色瓷杯洁白无瑕。细数年华令人惊叹,一切情怀各自凄绝。春草秋花,神仙与儿女,世间事物没有完美的。任凭他吹响铁笛,声响直上云霄。
梁鼎芬(约1710-1780),清代诗人,擅长词和诗,文风清丽,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常透出幽怨与思考。
此诗创作于梁鼎芬与友人叶叔达相聚时,借酒抒怀,反映出当时文人饮酒作乐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百字令 同叶叔达饮碧螺盦》是一首抒情的词作,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思的描写。全诗以“荷花”开篇,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春愁”。这种矛盾的情感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怨恨。接着,诗人通过与友人共饮的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酒的陪伴使孤独的心灵得到了一丝慰藉。
在“雪藕丝长,剥莲心苦”中,藕丝的清纯与莲心的苦涩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人世间美好的背后往往藏有痛苦。隔窗鹦鹉的“自饶舌”更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通过“凭他铁笛,一声吹上云裂”,诗人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环境相结合,表现了强烈的情感释放,似乎在呼唤一种超脱于尘世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愁苦相结合,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与痛苦并存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
诗中“雪藕丝长,剥莲心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美好的思念
B. 内心的苦涩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隔窗鹦鹉”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自由
D. 希望
答案: B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A. 夸张
B. 比喻和对仗
C. 排比
D. 对比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