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3:4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49:49
宿雨川原霁,凭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马,云影带耕人。
十年深隐地,一雨太平心。
匣涩休看剑,窗明复上琴。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衰鬓闲生少,丹梯望觉危。
松须依石长,鹤不傍人卑。
落叶频惊鹿,连峰欲映雕。
此生诗病苦,此病更萧条。
旅思又惊夏,庭前长小松。
远峰生贵气,残月敛衰容。
林鸟频窥静,家人亦笑慵。
旧居留稳枕,归卧听秋钟。
华宇知难保,烧来又却修。
只应巢燕惜,未必主人留。
幽鸟穿篱去,邻翁采药回。
云从潭底出,花向佛前开。
夜宿时雨过后的川原,远望景物焕然一新。
田埂的痕迹映入牧马的眼帘,云影随之洒落在耕作的人身上。
十年来深藏于此,经历一场春雨,内心却感到太平安宁。
不再去看那涩难启口的剑,窗明几净,重拾起琴音。
明理的人何以荒废良机,病痛使人留连不去。
空荡的磬声与吟唱断断续续,微弱的灯光照亮幽静的卧室。
衰老的鬓发悄然增多,望向丹梯心中感到不安。
松树的须根依附岩石生长,白鹤不愿与人为伍。
落叶频频惊动鹿群,连绵的山峰似乎要映出雕影。
这一生因诗而苦,苦中愈显萧条。
旅途思绪在夏日再度惊起,庭前的松树长得很高。
远方的山峰显得贵气逼人,残月似乎也收敛起衰容。
林鸟频繁窥探静谧,家人也笑着懒散。
旧居让我安稳入眠,回到家中听着秋天的钟声。
华丽的宇宙难以保全,火烧过后又要修缮。
只应是燕子愿意珍惜此处,未必主人会留恋。
幽鸟从篱笆穿过而去,邻家的老翁正采药归来。
云从潭底升起,花儿在佛前盛开。
作者介绍:司空图,字子华,号涣水,唐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他崇尚诗歌艺术,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场宿雨之后,诗人凭高远望,触发了对人生、自然和内心的深思,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苦乐的感悟。
《即事九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生之间的思索。开篇的“宿雨川原霁”,便勾勒出一幅雨后初晴的清新画面,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觉。接着,诗人观察到农田与耕作人,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气息,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关注。
十年隐居的经历使得诗人心境平和,但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匣涩休看剑”一句,既是对往昔豪情的释然,也暗示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放下。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衰老与孤独,松树与白鹤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继续探讨人生的苦闷与旅途的思绪,云与花的对比,寓意着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虽有淡淡的忧伤,却也透着一种恬淡与洒脱,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超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对人生苦乐的深思,以及对时间流逝与人生变化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即事九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司空图
D. 王维
诗中“宿雨川原霁”描绘的场景是?
A. 大雪纷飞
B. 雨后初晴
C. 晴天
D. 夜晚
诗中提到的“丹梯”象征着什么?
A. 危险与高雅
B. 平凡与简单
C. 美好与幸福
D. 忍耐与坚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