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访僧不遇》

时间: 2025-05-18 18:23:29

诗句

棹倚东林欲问禅,远公飞锡未应还。

蒙庄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门亦有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8:23:29

原文展示:

访僧不遇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棹倚东林欲问禅,
远公飞锡未应还。
蒙庄弟子相看笑,
何事空门亦有关。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东林靠着船想去问禅,
远公却因出外传教而未能回来。
蒙庄的弟子们互相看着笑,
空门的事情原来也与我们有关。

注释:

  1. :划船的桨。
  2. :依靠。
  3. 东林:指东林寺,古代名寺。
  4. 问禅:询问禅理。
  5. 远公:指远道而来的高僧,常用来指代隐士或高僧。
  6. 飞锡:传教,通常指高僧外出讲经。
  7. 蒙庄:一个地名,可能是指陆龟蒙的故乡或家乡。
  8. 空门:指佛教,表示出家人和佛教徒的生活。

典故解析:

“远公飞锡”中的“飞锡”指的是高僧外出讲经,常常用来形容高僧的忙碌和广泛影响。东林寺是著名的禅宗寺庙,许多高僧在此讲解佛理,传授智慧。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禅理的向往,以及因未能与高僧相见而产生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字士衡,号云舍,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在五言绝句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龟蒙游东林寺时,因未能见到远公而产生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禅宗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访僧不遇》是一首表现诗人对禅宗思考的作品。作者在东林寺靠船思索,试图探求禅理,然而却因远公出外而未能如愿。这种未能见面的遗憾,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也暗示了对更高智慧的渴望。诗中“蒙庄弟子相看笑”的描写,既展现了弟子们对作者的调侃,也显示出一种轻松的气氛,表明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笑对困境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的心灵距离,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诗人在对禅宗的理解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棹倚东林欲问禅”:诗人靠在船上,想去东林寺询问禅理。
    • “远公飞锡未应还”:高僧由于外出传教而无法回寺。
    • “蒙庄弟子相看笑”:蒙庄的弟子们相视一笑,显得轻松愉快。
    • “何事空门亦有关”:空门的事情竟然与自己有关,暗含人生哲理。
  2.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棹倚”与“飞锡”),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通过夸张的方式表现了与高僧的距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禅理的追求,暗示在生活中的空门虽然遥远,但其哲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意象分析:

  • 东林:象征着高深的禅理和灵性的追求。
  • 飞锡:代表着高僧传教的使命感与忙碌。
  • 空门:象征着佛教的哲理和追求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棹倚东林”中的“棹”指什么?

    • A) 划船的桨
    • B) 船的名字
    • C) 渔网
    • D) 风
  2. 诗人欲向谁问禅?

    • A) 高僧
    • B) 弟子
    • C) 自己
    • D) 朋友
  3. 诗中“远公飞锡”中的“飞锡”是什么意思?

    • A) 离开
    • B) 传教
    • C) 回家
    • D) 休息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寒山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访僧不遇》与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陆龟蒙更强调对禅宗的追求,而王维则在自然与人境之间寻找和谐。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婺源溪行 拟四愁诗 其四 拟四愁诗 其三 拟四愁诗 其二 拟四愁诗 姑熟道中三首 姑熟道中三首 姑熟道中三首 送少宗伯东渚杨公还朝 赠麻南庄隐者和岳云石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杨 无字旁的字 磨砻底厉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包含诲的词语有哪些 钩深索隐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再易 留芳百世 鼻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助我张目 一游一豫 面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篱墙 腼颜事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