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4:31
《中吕》上小楼 自适
作者: 王爱山
酒酣时乘兴吟,花开时对景题。
剪雪裁冰,击玉敲金。
贯串珠玑,得意时,自陶写,
吟哦一会,放情怀悦心神有何惭愧?
思古来屈正则,直恁地禀性僻。
受之父母,身体发肤。
跳入江里,舍残生,
博得个,名垂百世,没来由管他甚满朝皆醉。
黑甜浓坦腹眠,清凉风拂面吹。
高卧藤床,铺片蒲席,
枕块顽石,日三竿,睡正美,
蒙头衲被,起得迟怕画不着卯历?
开的眼便是山,那动脚便是水。
绿水青山,翠壁丹崖。
可作屏帏,乐心神,
净耳目,抽身隐逸,养平生浩然之气。
在酒酣畅的时候,我兴致勃勃地吟咏;花开时节,我面对美景题写诗句。
像剪裁雪花和冰块,敲击玉石和金子。
串连珠宝,在得意时,我自得其乐,吟唱一会,放纵情怀,愉悦心神,何必感到惭愧呢?
纵观历史,屈原和正则(屈原与正则同为古代贤士),直是那样秉性偏僻。
我身心所受,皆来自父母。
跳入江中,舍弃残生,
获得一个名垂百世的机会,我又何必在意朝中人皆醉?
在黑甜的美梦中安然入睡,清风轻拂面颊。
高卧藤床,铺上蒲席,
枕着顽石,日已三竿,睡得正酣,
蒙着被子,起得晚了怕错过日历的卯时。
睁开双眼便是青山,动脚便是流水。
绿水青山,翠壁丹崖,
可以作为屏风,愉悦心神,
清净耳目,抽身隐逸,养成一生的浩然之气。
王爱山,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上小楼 自适》是在王爱山追求自由、隐逸生活时创作的,诗中流露出他对酒、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环境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首《上小楼 自适》展现了诗人在酒醉时的豪情和对自然的深刻体验。诗中开头以“酒酣时乘兴吟”引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酒时的激情与创造力。接着通过“剪雪裁冰,击玉敲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技巧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反思了历史中那些屈辱而伟大的灵魂,表现出一种无畏与超脱的精神。对于名利的看法,诗人显得淡然,认为即使沉醉于世俗之中,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
后半段,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情景,清风拂面,高卧藤床,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洒脱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围绕着自由、隐逸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对酒、自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洒脱、淡定的生活哲学。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人因什么而兴致勃勃地吟咏?
A. 春天的花开
B. 酒酣畅
C. 朋友的聚会
D. 观看风景
诗中提到的“屈正则”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古代忠臣
C. 自然之神
D. 历史人物
诗人在描述睡眠时提到的“蒙头衲被”是指什么?
A. 睡得早
B. 睡得晚
C. 被子很厚
D. 睡得香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酒的享受,但王爱山更加强调与自然的融洽,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壮阔的豪情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