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5:56
宝地元依海,珠林更假山。
登临重九遇,城阙五云还。
歌吹喧侯里,边烽入汉关。
望乡归未得,能对菊花斑。
这片宝地本依傍着海洋,珠林环绕中更有假山。
在重阳这个节日登高遇见,城阙在五云之间隐现。
歌声和乐声喧闹在侯家,边疆烽火映入汉朝的关隘。
望乡的心情归去却未能实现,唯能对着菊花感伤。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重聚。诗中提到的“重九”不仅是时间的指示,更有对亲情、故乡的思念。汉关则是历史的象征,表明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与感慨。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擅长诗歌,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可能在游览慈恩寺时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而成,反映了他在节日时对人生、国家以及故乡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的传承显露无遗。诗人通过“重九”这一时节,表现了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随着诗句的推进,音响、烽火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边疆的紧张,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关切。最后两句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尤其是在重阳节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显得更加深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对故乡的思念,深刻地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国家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故乡的无尽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望乡归未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边烽入汉关”中的“汉关”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梦阳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梦阳的诗更加入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而杜甫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