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6: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6:04:44
开岩寺
作者: 曹文晦 〔元代〕
一个长松在,入门先自清。
旧题犹在耳,重到岂胜情。
杰阁依岩出,幽泉绕竹鸣。
老来多古意,长记散华名。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古老寺庙的宁静氛围。门口有一棵长松,让人感到一股清新。旧时的景象仍在耳边回荡,再次来到这里,怎能与当初的情感相比呢?高阁依偎在山岩旁,幽静的泉水在竹林中流淌,发出悦耳的鸣声。年纪渐长,愈发感受到古老的情趣,常常想起那散落的花名。
曹文晦,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常流露出对古典文化的向往。
《开岩寺》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古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此时,诗人可能在一次游览中,感受到旧地重游的情感,故而写下此诗。
《开岩寺》以其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长松、杰阁、幽泉等意象相互交织,构建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诗的首句“一个长松在,入门先自清”,通过描绘门前的松树,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清新、宁静、祥和。接下来的“旧题犹在耳,重到岂胜情”,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意识到,尽管再次回到这里,但那份情感却难以重现。最后两句“老来多古意,长记散华名”则显示了诗人渐渐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与喜爱,年岁增长让他愈发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古文化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文化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然、宁静的情感基调,体现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
诗的首句提到什么树?
“入门先自清”中“自清”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杰阁”依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