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5:48:28

诗句

微月悬孤榻,残云过断塍。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久坐忘为客,清吟未得朋。

沙头有饥鹘,昏暝亦飞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8:28

原文展示: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 其二

微月悬孤榻,残云过断塍。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久坐忘为客,清吟未得朋。
沙头有饥鹘,昏暝亦飞腾。


白话文翻译:

微弱的月光挂在孤单的榻上,残云从断裂的田埂上飘过。
松林外传来笛声,水边的茅屋透出微弱的灯光。
我久坐于此,忘却了自己是客,清吟之声却没有知音。
沙滩上有一只饥饿的鹰,昏暗的夜色中仍在飞翔。


注释:

  • 微月:微弱的月光。
  • 孤榻:孤独的床榻,暗示诗人独自一人。
  • 残云过断塍:残云在断裂的田埂上方飘动,描绘了一种萧瑟的景象。
  • 松风林外笛:松林外传来的笛声,增添了诗的意境。
  • 茅屋水边灯:水边的茅草屋透出灯光,温暖而宁静。
  • 久坐忘为客:久坐于此,忘却自己是过客,表达一种沉醉于此地的心情。
  • 清吟未得朋:清吟的诗歌却没有知音,暗示孤独感。
  • 沙头有饥鹘:沙滩上有一只饥饿的鹰,象征着孤独与生存的艰辛。
  • 昏暝亦飞腾:即使在昏暗的夜色中,鹰仍然在飞翔,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文晦(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曹文晦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作为文人,他的作品常透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深秋的九月,诗人行走在清溪道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诗歌鉴赏: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 其二》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的“微月悬孤榻,残云过断塍”展示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微弱的月光和飘动的残云,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寂寞,久坐之中忘却了作为客人的身份,内心的感受愈加深刻。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则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松风中的笛声与水边的灯光,既有音乐的和谐,也有生活的温暖,这一刻,诗人似乎找到了片刻的宁静。然而,随即而来的“清吟未得朋”则再次让人意识到诗人的孤独,虽然他在吟唱诗歌,却没有知音共鸣,内心的孤独感愈加明显。

最后两句“沙头有饥鹘,昏暝亦飞腾”则是对生存状态的写照,饥饿的鹰在暗淡的夜空中飞翔,象征着生命的挣扎与追求。整首诗在自然与内心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外界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月悬孤榻:微月高挂在孤独的榻上,暗示孤单的心境。
  2. 残云过断塍:残云飘过断裂的田埂,描绘出凋零的秋天气息。
  3. 松风林外笛:松树林外传来的笛声,增添自然的幽静。
  4. 茅屋水边灯:水边透出的灯光,带来一丝温暖。
  5. 久坐忘为客:长时间的静坐让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沉迷于此地的情境。
  6. 清吟未得朋:虽然吟唱,却没有知音,体现了孤独。
  7. 沙头有饥鹘:沙滩上有一只饥饿的鹰,象征生存的压力。
  8. 昏暝亦飞腾:即使在昏暗的夜色中,鹰仍在飞翔,表现出生命的坚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形成和谐的对仗。
  • 比喻:饥鹘象征着生存的艰辛与追求。
  • 意象:月、云、笛、灯等意象交织,构建出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自然的沉醉与思考,反映了秋天的萧瑟与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微月:象征孤独与宁静。
  • 残云: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松风: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 笛声:象征内心的情感与渴望。
  • 茅屋灯光:温暖与希望的象征。
  • 饥鹘:生存压力与生命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月悬孤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D. 无奈

  2. 诗中提到的“松风林外笛”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和谐
    B. 人生的烦恼
    C. 朋友的陪伴
    D. 生活的繁忙

  3. “沙头有饥鹘,昏暝亦飞腾”中的饥鹘象征了什么? A. 食物的丰富
    B. 自然的美丽
    C. 生命的挣扎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文晦的诗更加强调孤独与内心的思考,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故人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以上是对《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 其二》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华山 拜姑墓 与李全交诗(全交,监察御史) 自咏 吊何梅陂 赠龙津渔逸 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三 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二 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一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增无损 有脚书橱 致食 迟开头的成语 纸鸱 柔开头的成语 包含总的成语 自相残害 血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抱素怀朴 皮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覆餸 水荡 长娇美人 九重锁 用字旁的字 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