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3: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46:26
有限年光逐逝波。秋心人意两蹉跎。
梧桐策策传霜信,络纬幽幽吐怨歌。
啼宛转,影婆娑。平生只觉负恩多。
谁能得似南朝柳,一任惊风撼弱柯。
有限的年华如同逝去的波涛,秋天的心情与人的意绪都在徘徊。
梧桐树轻轻摇曳,传递着霜降的消息,蟋蟀在幽暗中低吟着怨恨的歌。
鸟儿啼鸣声宛转,影子摇曳不定。回首一生,只觉得辜负了太多的恩情。
谁能像南朝的柳树那样,任凭狂风袭来,依然摇曳着柔弱的枝条呢?
“南朝柳”指的是南朝时期的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柔韧与坚韧。南朝的文学作品中,柳树的形象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表现出深情与缠绵的情感。
龙榆生(1902-1994),字子贞,号槐堂,江苏人。龙榆生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创作,作品多以古诗词为主,风格清新而含蓄。
《鹧鸪天》创作于龙榆生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困境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思考。
《鹧鸪天》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便以“有限年光逐逝波”引入,透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哀伤。接下来的“秋心人意两蹉跎”更是将个人的情绪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对比,突显出深重的失落感。
“梧桐策策传霜信”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暗含人事的凋零。梧桐树在秋风中轻声摇曳,仿佛在传递着霜降的消息,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定。而“络纬幽幽吐怨歌”则引入了蟋蟀声,增添了诗的秋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怨愤与孤寂。
最后几句“谁能得似南朝柳,一任惊风撼弱柯”,以柳树象征坚韧的生命力,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对时间、生命的无奈与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思索,体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与情感深度。
“有限年光逐逝波”中“有限”是指什么?
A. 时间短暂
B. 生命有限
C. 人生的选择有限
诗中“梧桐策策传霜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寂寞与哀伤
C. 自由
“谁能得似南朝柳”中的柳树象征了什么?
A. 坚韧与柔韧
B. 孤独
C. 美丽
《如梦令》 vs. 《鹧鸪天》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感伤,但更多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龙榆生的《鹧鸪天》则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