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柯子 折枝梅纨扇》

时间: 2025-04-26 14:20:39

诗句

冷倚团团月,晴烘薄薄霞。

烟鬟恰称一枝斜。

簪向东风还认、小桃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39

原文展示

冷倚团团月,晴烘薄薄霞。
烟鬟恰称一枝斜。
簪向东风还认小桃花。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月光下,我静静地倚靠着,薄薄的晨霞在晴空中轻轻弥散。
我的发髻如同一枝斜斜的梅花,正好映衬着这样的景色。
插在发髻上的簪子向东风招展,仿佛还认得那小桃花的娇艳。

注释

  • 冷倚:在寒冷的环境中依靠。
  • 团团月:指圆圆的月亮,象征着明亮和清冷的夜晚。
  • 晴烘薄薄霞:晴空中薄薄的霞光,表现出清晨的宁静和美丽。
  • 烟鬟:指发髻,形容如烟的轻盈。
  • :指发簪,常用来装饰发髻。
  • 小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典故解析

“东风”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代表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小桃花则是春天的代表花卉之一,寓意着美好与青春。诗中提及的“认小桃花”,暗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缪珠荪,清代女诗人,生于名门望族,自幼聪慧,才情出众。她的作品常以女性视角展现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之际,女性的文学表达逐渐受到重视。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诗歌鉴赏

《南柯子 折枝梅纨扇》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词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内心情感。开篇“冷倚团团月,晴烘薄薄霞”两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柔的春夜。诗人通过对月光和晨霞的描写,反映出一种清新而柔和的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烟鬟恰称一枝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优雅的发髻,和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形象的细腻关注。这种自我意识不仅使得诗歌更具个人化色彩,也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对自我形象的认同与追求。

最后一句“簪向东风还认小桃花”,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的思绪随着春风飘扬,似乎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整个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动,构建出一种温柔而又充满思念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冷倚团团月:诗人独自倚靠在月光下,感受到夜的寒冷与静谧。
  2. 晴烘薄薄霞:描绘清晨的薄霞,展现出阳光刚刚升起时的柔和。
  3. 烟鬟恰称一枝斜:发髻如梅花般斜斜地垂落,形象生动。
  4. 簪向东风还认小桃花:簪子随风摇曳,似乎在忆起春日里桃花的娇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发髻比作梅花,生动形象。
  • 拟人:簪子似乎有情感,能够认得桃花,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性特有的柔美与细致,展示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 :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代表坚韧与清雅,常与女性形象相结合。
  • 桃花:象征春天和青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秋天
  2. 判断题:诗中的“烟鬟”指的是诗人的发型。

    • A. 正确
    • B. 错误
  3. 填空题:诗中的“薄薄霞”描绘的是____的早晨景象。

答案

  1. B
  2. A
  3. 晴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女性的情感细腻,但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是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描绘自然与人生,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缪珠荪诗词选集》

相关查询

十月十八日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四 留侯庙下作 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 阻风寄刁安国 道傍虎迹行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七 鹤林寺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三和寄潘歙州 孔子庙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泊的成语 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呼万岁 因循敷衍 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德全如醉 积官 统编 犬犹儿 疋字旁的字 同呼吸,共命运 四字头的字 平望 披毛求疵 克字旁的字 折阅 尣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