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05
子夜歌
作者: 姚倩 〔清代〕
添罢博山香,笑对银釭立。
珍重并头花,劝郎莫轻剔。
冷月出疏林,窥窗皎如雪。
试取瑶琴弹,泠泠不成曲。
冬夜抑何长,怕展衾如铁。
独自倚薰笼,心碎铜壶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寒冷的冬夜中独自守夜的情景。她点燃了博山香,微笑着面对银色的灯光。她珍惜那对并头花,劝说爱人不要轻易剔去。冷冷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照在窗前如雪般明亮。她试着弹奏瑶琴,但音调却不成曲。冬夜是多么漫长啊,怕是床被如铁般沉重。她独自倚靠在香炉旁,心如铜壶般滴答作响,心碎难忍。
作者介绍
姚倩,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与情感中的细腻感受,表现了对爱情的珍惜与思念。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相对低下,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
《子夜歌》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珍惜与孤独的感慨。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从点香、对灯、珍花开始,逐渐引入冷月、瑶琴,直到最后的孤独感,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紧凑的情感链条。
首先,诗中描绘的博山香和银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孤独的氛围。这里的香气和灯光,既是生活的细节,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珍重的并头花则是对爱情的珍视,劝勉爱人莫轻言放弃,展现出一种深情的期盼与不舍。
随着冷月的出现,诗中的情感开始转向冷清与孤独。冷月如雪,既映衬了冬夜的寒冷,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瑶琴的弹奏未能成曲,反映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最后,独自倚薰笼的形象,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心碎铜壶的滴答声则生动地传达出思念的苦楚。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体现了女性在社会和情感生活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爱情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珍惜与对孤独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女性视角与情感体验,反映了清代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复杂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子夜歌》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姚倩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并头花”象征了什么?
A. 孤独
B. 友情
C. 爱情
D. 财富
诗中“冷月出疏林”中的“冷月”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欢乐
C. 孤独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