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57:45
子度饶芳香,子都好容鬓。触目俱可怜,身今阿谁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们的香气四溢,容貌也十分美丽,眼前所见的一切都让人怜惜,如今身边又有谁能够亲近呢?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
胡应麟(1550-1602),明代文学家、诗人,擅长诗文,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学应返璞归真,追求自然真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子夜歌》是一组反映人生孤独感的诗篇,创作于明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向往。
《子夜歌四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美人的芳香和美丽,透过对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然而,诗末的“身今阿谁近”则转化了情感的基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所用的“触目俱可怜”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怅惘与思索,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个诗作在意象的构建上,巧妙地将香气与美丽结合,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展现了对美的赞美与对孤独的深切思考,构成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失落感。
“子度”在诗中指的是哪个词?
A. 我
B. 你
C. 他
诗中提到的“芳香”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活
C. 孤独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与同主题的李白《月下独酌》相比,胡应麟的《子夜歌》更加聚焦于对美的感怀与人际关系的思考,而李白的诗则表现了对自由与酒的追求,情感上更加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