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1:28
木兰花慢
作者: 顾随
又沈沈醉也,却独下,酒家楼。
忽一阵风来,惊沙扑面,冷彻绵裘。
街头。路灯焰小,正青磷数点乍成球。
渐见幢幢暗影,似闻鬼语啁啾。
心忧。欲去又迟留。
春夜冷于秋。
恨如许悲凉,全非人世,直是荒丘。
悠悠。上天下地,有不知我者问何求。
我问红桥春水,谁教无语东流。
我又一次喝得酩酊大醉,却独自在酒家楼下。
忽然一阵风吹来,沙子扑面而来,冷得透心凉。
在街头,路灯微弱,仿佛青磷般的火光点点,似乎刚刚形成一个球。
渐渐地看到一片片模糊的影子,似乎听到鬼魂低语啁啾。
心中忧虑,想要离去却又迟迟不愿走。
春夜比秋天还要寒冷。
这样的悲凉让人恨,仿佛已经不是人间,而是荒凉的丘陵。
悠悠。无论在天上还是地下,有人不知我在追求什么。
我问红桥上的春水,谁教它无言地向东流去。
作者介绍:顾随(1898-1980),原名顾海清,字季禾,现代诗人、散文家,曾任职于多个文化机构。其诗风细腻,擅长抒情,常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近现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夜的孤独与忧伤,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彷徨与失落。
《木兰花慢》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在酒楼独酌的情景中,借助对春夜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又沈沈醉也,却独下,酒家楼”,即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醉意与孤独的交织,仿佛置身于一个冷清的夜晚。风沙的突如其来,进一步渲染了外界环境的凶险与内心的寒冷。
在“心忧。欲去又迟留”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想要逃避现实的困扰,却又不得不面对这种情感的纠结。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将孤独感与时光的流逝结合,提到“恨如许悲凉,全非人世,直是荒丘”,此处显露出对人世间无尽的惆怅与失望。
最后,通过对春水的提问,诗人反思自我与自然、时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内心复杂的灵魂,其情感在寂寞与思索中不断升华,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展现了孤独、失落与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世变迁的惋惜和深切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绵裘”指的是什么?
“我问红桥春水,谁教无语东流”中的“春水”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