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1:34
【双调】沉醉东风_秋日湘阴道
作者: 赵善庆 〔元代〕
秋日湘阴道中山对面蓝堆翠蛐,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
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箫湘万顷秋,
是几叶儿傅黄败柳?
昭君出塞留毡帐冷柔情挽挽,
黑河秋塞草斑斑。
丹青误写情,环佩难归汉。
抱琵琶怨杀和番,
比似丹青旧玉颜,又越添愁眉泪眼。
在秋日的湘阴小道上,远山对面是蓝色的堆积,翠绿的草木齐腰高,沙洲上被绿色染满。
傲然挺立的橘柚在霜中显得青翠,雨水洗净的芦苇显得格外秀丽。
隔着滔滔江水,隐隐约约能见江楼,湘江的箫声打破了万顷秋水的宁静,
不知有多少黄叶飘落在败柳之上?
想起昭君出塞的故事,留下的是一张温柔的毡帐,情意绵绵;
黑河边秋天的草丛斑斑点点。
丹青画误写了情意,环佩声难以归汉。
抱着琵琶怨叹与异族的悲欢,
不如那旧日的丹青和玉颜,还添了几分愁眉泪眼。
赵善庆,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曲见长。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相结合,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
《双调·沉醉东风_秋日湘阴道》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借助秋日的景色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个体在历史大潮中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湘阴小道的美丽景色,同时渗透着深厚的情感。开头以“秋日湘阴道中山对面蓝堆翠蛐”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色彩的对比,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接着,诗人描绘了傲然挺立的橘柚和雨后洗净的芦苇,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情感逐渐变得沉重,尤其是提到“昭君出塞”时,勾起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人通过“丹青误写情,环佩难归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忆。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昭君出塞”是指谁的故事?
诗中“丹青误写情”中的“丹青”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傲霜橘柚青”表达了什么?
两首诗都围绕秋天的主题,但《秋夕》更侧重于孤独感,而《沉醉东风》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秋夕》通过简单的意象反映了诗人的孤独,而《沉醉东风》则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离别与历史的沉重,情感上更为复杂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