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3:30
卜算子 出德胜门沿堤过雨轻尘不飞新绿在树澹以夕照纵辔丛薄间极潇爽之致 其二
沙白净于银,润遍青青草。过雨何须泼水来,官路垂杨埽。
暮色转冥冥,多恐西风早。亦有松间解带人,数骑寻秋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白沙如银般洁净,青草润泽而生机勃勃。经过雨水的洗礼,何必再用水来浇灌呢?官道上的垂杨被扫得干净。暮色渐渐深沉,令人担心西风来得太早。山间松树旁,有人解开带子,骑马的人们在寻找秋天的到来。
张祥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见长。其作品常展现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雨后,诗人沿着德胜门的堤岸游览,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细腻感悟。
张祥河的《卜算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沙白净于银,润遍青青草”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环境,白沙和青草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以“过雨何须泼水来”反问,传达出一种对自然自我调节能力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清新。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暮色的描写,“暮色转冥冥,多恐西风早”,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季节更替的思考。这种由清新转向沉静的情感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思考的余韵。同时,最后一句“亦有松间解带人,数骑寻秋到”则带来了一丝轻松和惬意,诗人似乎在引导读者感受秋天的到来,体味生活中的宁静与悠然。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卜算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沙白净于银”中的“沙”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