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4
宣城南郊何氏游集
作者: 卢挚 〔元代〕
怀痾苦无悰,抚节惊岁暮。
淹留属休告,宁复婴物务。
幽人偶相赏,萧散随所遇。
寒郊联骑出,崇冈时延驻。
山家如可即,鸡犬隔烟雾。
举鞭问樵丁,始识林下路。
亭榭歘轩敞,岩壑郁盘互。
主人能爱客,何必论雅素。
浊醪散襟颜,池鲜足供具。
虽非穷胜践,政自得野趣。
日夕归影乱,岚霏袭衣裾。
鸣驺慎毋前,悠然望江树。
我因病痛苦,忧心忡忡地度过岁末。
我在悠闲中留连,怎能再去忙碌于世俗事务?
幽静的人偶尔相聚,随意欣赏眼前的景色。
寒冷的郊外,我骑马出行,山冈上时而停留。
若能到山家做客,鸡犬声隔着烟雾缭绕。
我举起马鞭询问樵夫,才识得林间小路。
亭阁宽敞明亮,山岩与溪谷交错重叠。
主人能以热情款待客人,何必去谈论高雅与否?
浑浊的酒散发着香气,水池中的鲜美食物足以款待。
虽然这里并不富贵,但却自得于自然的趣味。
傍晚归来的影子摇曳,云雾轻拂着衣裳。
我小心翼翼地骑马,不妨悠然地眺望江边的树木。
作者介绍:卢挚,元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在描绘田园风光和隐士生活的同时,表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卢挚可能因病隐居于南郊,借游集之际,表达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宣城南郊何氏游集》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卢挚以“怀痾苦无悰”开篇,直言自己因病而感到的烦恼,接着却转向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友人会面的愉悦,展现出一种对病痛的淡然和对生活的从容。
诗中反复提到的“幽人”“寒郊”“山家”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自然的隐逸空间,仿佛与世隔绝。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饮酒作乐,尽享自然的馈赠,流露出他对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此外,诗中多处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如“鸡犬隔烟雾”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日夕归影乱”展现了黄昏的迷离,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深切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与超脱,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A. 怀痾苦无悰
B. 日夕归影乱
C. 宁复婴物务
D. 鸡犬隔烟雾
诗中“浊醪散襟颜”的意思是:
A. 酒香四溢,令人陶醉
B. 酒水清澈,令人愉悦
C. 酒味浓烈,令人厌恶
D. 酒价昂贵,令人不满
诗中提到的“山家”指的是:
A. 城市的豪宅
B. 乡村的田园
C. 山中的隐士居所
D. 酒肆的酒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卢挚的《宣城南郊何氏游集》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隐逸生活的乐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卢挚更注重与友人的交往和生活的细腻感受,而陶渊明则表现出更为浓厚的隐者情怀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