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

时间: 2025-04-27 15:25:41

诗句

月华满地梨云碎。

自斸金鸦嘴。

寻常一样碧窗纱。

纵此玉台夜夜咏梅花。

苔枝三尺和烟种。

罗袜春泥冻。

翠禽飞到不成眠。

认得前身原是藐姑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41

原文展示:

月华满地梨云碎。自斸金鸦嘴。寻常一样碧窗纱。纵此玉台夜夜咏梅花。苔枝三尺和烟种。罗袜春泥冻。翠禽飞到不成眠。认得前身原是藐姑仙。

白话文翻译:

月光洒满地面,像碎裂的梨花云彩。自从看到金鸦的嘴,自然就想到了美好的往事。平常的碧窗纱透出淡淡的月光,就算是在这玉台上,夜夜吟唱梅花的诗句。苔藓的枝条三尺高,和烟雾一样渗透其中。罗袜踩在春泥上,感觉到一丝寒冷。翠鸟飞到这里,却无法入眠。认得自己前身原是那位仙女。

注释:

  • 月华:月光。
  • 梨云:形容白色的云彩,如梨花般洁白。
  • 金鸦:金色的乌鸦,象征着美好的过去。
  • 碧窗纱:绿色的窗纱,透光的材料。
  • 玉台:精美的台子,通常指高雅的地方。
  • 苔枝:长满苔藓的树枝。
  • 罗袜:精美的袜子。
  • 翠禽:青色的鸟,象征灵动。

典故解析:

  • 藐姑仙: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女,常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诗中提到前身是藐姑仙,暗示诗人对美和仙境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往往蕴含哲理和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多借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吴藻在此诗中通过月光、梅花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虞美人》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诗人在清丽的月光下,倾诉着心中的思绪。开头的“月华满地梨云碎”,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月光洒落在大地上,如同碎裂的梨花云,朦胧而柔美,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接下来的“自斸金鸦嘴”,则引入了对过往记忆的追忆,金鸦的嘴仿佛将诗人带回了过去,那些美好的瞬间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在诗的中段,诗人于“玉台夜夜咏梅花”中,展现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怀,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似乎在提醒诗人要在逆境中坚强。随着“苔枝三尺和烟种”,诗人描绘出了春泥的气息,暗示着生命的生生不息,尽管寒冷依旧,但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

最后一两句“翠禽飞到不成眠”,则通过翠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翠鸟飞翔却无法安然入眠,正如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心中难以平静。“认得前身原是藐姑仙”,既是自我认知的升华,更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过往的深情回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华满地梨云碎: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的美丽景象,梨花般的云彩象征着柔和与梦幻。
  2. 自斸金鸦嘴:提及金鸦,暗示过去的美好,表明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3. 寻常一样碧窗纱:平常的碧窗纱透出月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纵此玉台夜夜咏梅花:在高雅的台子上吟咏梅花,表现出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追求。
  5. 苔枝三尺和烟种:苔藓和烟雾交织,展现出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延续。
  6. 罗袜春泥冻:脚踏春泥,却感到寒冷,暗示生活中的艰辛。
  7. 翠禽飞到不成眠:翠鸟飞来,却无法入眠,象征着内心的惆怅与不安。
  8. 认得前身原是藐姑仙:自我认知的升华,表达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华满地梨云碎”,用梨花云比喻月光的柔和。
  • 拟人:翠禽飞到不成眠,赋予鸟类人类的情感。
  • 对仗:诗句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月华:象征宁静与美好。
  2. 梨云:代表美丽与柔和。
  3.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
  4. 翠禽:代表灵动与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鸦”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往事
    • B. 过去的痛苦
    • C. 未来的希望
  2. “翠禽飞到不成眠”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兴奋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对什么的怀念?

    • A. 自然风光
    • B. 美好时光
    • C. 人际关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往事的追忆,情感细腻,意象清新。
  • 《木兰花慢》:展示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寄景卢) 南歌子(示裴弟) 南歌子(示景裴弟,时叶宪明日真率) 南歌子(呈叶宪) 南歌子(雪中和景裴韵) 满江红(答景卢) 满江红(和徐守三月十六日) 浣溪沙(景卢以米书眉间一点黄之曲饯送郑宪,因用其韵) 满江红(郑宪席上再赋)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并植 辅世长民 臣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呴犁湖 孟姜 弋者何篡 弓字旁的字 历历在耳 臼字旁的字 赴汤蹈火 生杀予夺 潜鳞 包含对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介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