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36
黄金台怀古
作者:王昌麟 〔近代〕
齐兵退后燕王耻,
马骨千金自隗始。
仗钺东麾七十城,
得士者昌古如此。
吁嗟乎,古人贵士士乃贫,
堂堂乐毅售其身。
今人贱士士转裕,
自辇黄金献当路。
一古一今翻覆掌,
荒台厌听秋虫响。
齐国的军队退去后,燕国的王感到羞耻,
马骨的价值从隗始就有千金之重。
手持武器向东指挥七十个城池,
得到人才的国家,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唉,古人重视士人,而士人却常常贫穷,
堂堂的乐毅甚至为谋生出卖自己。
而今人看轻士人,士人反而富裕,
坐着黄金的车,向路人献上财富。
古今之间翻天覆地,
荒凉的台上,已厌听秋虫的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昌麟(1876-1939),字梦阮,号秋水,近代诗人,擅长古诗,兼有现代思想,作品多表现历史的沧桑感与对人才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清末民初,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使得作者对古代士人和现代士人的境遇有了深刻的感受和反思,写作此诗以表达对历史的怀古情怀和对士人地位变化的思考。
《黄金台怀古》通过对比古今士人的地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慨。开篇以“齐兵退后燕王耻”引入,暗示战争的残酷与国家的羞辱。接着通过“马骨千金自隗始”揭示了古代战马的珍贵,象征着士人对国家的贡献与价值。诗中提到的“乐毅”作为士人的代表,既是对古代士人的赞美,也是对其命运的唏嘘,表现出古人尊重士人的道德风尚与现实的矛盾。
而后,诗人转向现代,指出“今人贱士士转裕”,士人地位的贬低与财富的积累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最后一句“一古一今翻覆掌”,将古今的对比推向高潮,令人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整首诗用生动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士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探讨士人的地位变化,表现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士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名将?
A. 齐国
B. 燕国
C. 楚国
D. 秦国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强调古今士人的地位变化?
A. 拟人
B. 对比
C. 比喻
D. 排比
“自辇黄金献当路”中“黄金”象征什么?
A. 贫穷
B. 财富
C. 士人的忠诚
D. 传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