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庭芳 和人潼关》

时间: 2025-05-21 01:44:57

诗句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

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

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

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

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

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

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44:57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和人潼关》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
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
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
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
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
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
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白话文翻译

太华山的旌旗低垂,黄河的水如雪奔涌,咸阳和秦城重重叠叠。
高楼耸立千尺,城中刀兵寂静无声。
夕阳下,红旗半卷,秋风急促,马悲鸣地呼叫。
我闲坐凭吊,眼前满是兴亡之路,衰草覆盖了汉朝的陵墓。
泥丸封印尚未解除,渔阳的战鼓声响起,传入华清宫。
早已平息的烽火,却未能到达西京。
自古王公设险,要依靠坚固的城墙,终究是难以保持形势。
何年何月,才能铲平这些防御,如同春耕一般轻松自如。

注释

  • 太华:指太华山,位于陕西省,风景秀丽,历史悠久。
  • 咸秦百二重城:指咸阳和秦朝的重重城池,表明历史的厚重与繁华。
  • 刁斗:指城门的警报器,象征战争与防守。
  • 渔阳鼙鼓:指古代战争中的鼓声,寓意战事的紧迫。
  • 华清:指华清宫,是唐代皇家园林,寓意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贞吉(1640-1710),字懋文,号峨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政权的更替与动荡,诗人通过潼关这一历史地标,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反映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和人潼关,以潼关的地理位置作为切入点,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兴亡的无常。诗中描绘了太华山的壮丽与黄河的奔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同时也隐喻了历史的厚重。高楼耸立,刀兵寂静,表明了战争的无情与静谧之间的对比。落日的红旗与悲鸣的牧马,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落。

“闲凭吊,兴亡满眼”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尤其是“泥丸封未得”的表达,似乎在暗喻历史的轮回与未解的宿命。对比“早平安烽火”的无奈,显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深刻的感悟,将历史的兴亡与现实的关切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
    描绘了太华山的旌旗低垂以及黄河奔涌的壮观,暗示着历史的重重城池,象征着古代的繁华与战争的背景。

  2. 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
    高楼直插云霄,然而城中却显得宁静,反映了外表的壮丽与内心的寂静。

  3. 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
    夕阳西沉,红旗半卷,伴随急促的秋风,牧马声凄切,传达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4. 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诗人凭吊古迹,眼前满是历史的兴亡,汉朝的陵墓已被衰草覆盖,历史的变迁令人感慨。

  5.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
    战争的鼓声依旧响起,传入皇家园林,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未解的冲突。

  6. 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
    虽然期盼平安,但烽火却未能传至西京,显示现实的无奈。

  7. 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
    王公贵族虽设险防守,但最终也难以依靠坚固的城墙抵挡历史的变迁。

  8. 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诗人向往能如同春耕一般轻松地铲平障碍,表达对未来和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如高楼与静谧、繁华与衰落,层层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如“悲鸣”,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 比喻:将历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潼关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悟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传达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历史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华: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
  • 黄河: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民族精神。
  • 红旗:象征着战争与斗争的激烈。
  • 衰草:象征着历史的衰败与无奈。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历史的兴衰与人们对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华”是指哪个地方?
    A. 太华山
    B. 太湖
    C. 太原

  2. 诗中“泥丸封未得”意指什么?
    A. 战争未平息
    B. 和平已到来
    C. 未来光明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对历史的思考?
    A. 高楼与静谧
    B. 烽火与马鸣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曹贞吉的《满庭芳》和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曹贞吉更侧重于历史的回顾与地理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关注现实的困境与个人的悲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历史与发展》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盛斯徵赴长沙 送方山人 送顾马湖孔昭(二首) 送萧少府 送友人还吴 赠别献吉 送萧若愚 送耿晦之守湖州 送范静之迁威州(四首) 送范静之迁威州(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杀彘教子 空头冤家 田字旁的字 偏宝 疑今察古 折文旁的字 孤蹇 贫疾 隐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摸着石头过河 包含钦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临去秋波 龙字旁的字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