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22:22
旧向长堤缆画桡,
秋来秋色倍萧萧,
空垂烟雨拂横桥。
斜倚西风无限恨,
懒将憔悴舞纤腰,
离思别绪一条条。
在长堤上曾缆船而画桨,如今秋天来临,秋色愈发萧条。空中的烟雨轻轻拂过横跨的桥。斜倚在西风中,心中无尽的怨恨,懒得用那憔悴的身姿舞动腰肢,离愁别绪如条条细线缠绕不去。
作者介绍: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号惭愧山人,山东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以《聊斋志异》而闻名,作品多描绘鬼怪、爱情故事,风格独特,融合了幽默、讽刺与悲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困扰之际。蒲松龄在生活中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心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浣溪沙》以秋季的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描绘了旧时在长堤上画桨的情景,随着秋天的到来,周围的环境变得愈加萧索。这里的“旧”字充满了怀旧的情感,仿佛在追忆过往美好的时光,然而秋色却无情地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
“空垂烟雨拂横桥”一句,通过“烟雨”与“横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给人以冷清的感觉。此时,诗人斜倚在西风中,感受到无尽的怨恨,表现了对离别的痛苦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懒将憔悴舞纤腰”更是传达出一种无力感,情感的压抑让人失去了舞动的勇气,只能在风中默默承受。
全诗以“离思别绪”作为结尾,点明了主题,表达了浓厚的离愁别绪,情感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哀愁。整首诗在意境上交织着忧伤与美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丰富的人生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和个人的离愁心情,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离别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无奈,表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缆”字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秋来秋色倍萧萧”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在“斜倚西风无限恨”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蒲松龄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但蒲松龄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