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39
普天乐·浙江秋
作者:姚燧〔元代〕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
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
宁奈些些。
在浙江的秋夜,吴山下沉浸在愁绪中。愁苦随着潮水而去,而心中的仇恨却与山一同叠加。寒雁飞来,芙蓉花也凋谢了。冷雨打在青灯上,我在书房中读书,心中害怕离别又不得不早早离别。今晚我喝醉了,明天就要离开,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作者介绍:姚燧(约1250—1320),字士杰,号白沙,元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普天乐·浙江秋》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浙江秋夜的景象,作者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如吴山、寒雁、芙蓉及冷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浙江秋,吴山夜”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显忧虑的场景,似乎在诉说一个人内心的孤寂。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一句,表现出愁苦与恨意的对比,愁苦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消失,而恨意却如山般沉重,难以承载。接着,寒雁的到来和芙蓉的凋谢,再次强调了离别与失去的主题,令人感到时光流逝的无情。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此句展现了诗人在书房内的孤独情景,冷雨打湿了窗外的世界,青灯下的读书者却惧怕着即将来临的离别。这种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以“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结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安与无奈。总结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深入的情感,描绘出一个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愁随潮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寒雁来,芙蓉谢”中的芙蓉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事物的凋谢
B. 生命的长久
C. 温暖的春天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激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普天乐·浙江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皆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但姚燧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杜甫则通过对兄弟情的回忆,展现了更深层的亲情与历史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