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35
行香子 咏柳
作者: 张玉珍 〔清代〕
渡口桥边。陌上楼前。
碧参差弄影堪怜。
并刀裁出,二月春天。
看也宜风,也宜雨,也宜烟。
高飏秋千。低拂吟船。
最销魂折赠离筵。
灵和殿里,别样争妍。
看几回斜,几回起,几回眠。
在渡口桥边,陌生的楼前,
碧绿的柳树影子错落有致,令人怜爱。
像是刀裁出来的,二月的春天,
看起来既适合风,又适合雨,更适合烟雾缭绕。
高高的秋千飞扬,低低的船轻轻拂过,
最让人神魂颠倒的是在离别的酒席上赠送的情意。
在灵和殿里,柳树争奇斗艳,
看了几次斜阳,几次起身,几次入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玉珍,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柳树吐绿、花开之际,诗人受春天的气息启发,描绘了柳树的婀娜多姿,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行香子 咏柳》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张玉珍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柔美。诗中“碧参差弄影堪怜”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柳树在春日阳光下的轻盈姿态,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词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和其所处的环境,传达出一种柔和而又缠绵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延续。诗人通过“看也宜风,也宜雨,也宜烟”这几句,展示了柳树在不同气候下的美丽,充满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此外,词中提到的“高飏秋千”和“低拂吟船”则展示了一种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宁静。然而,随着“最销魂折赠离筵”的出现,情感的基调又稍显沉重,暗示着离别的惆怅,增添了诗的深度。
最后的“看几回斜,几回起,几回眠”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仿佛在回忆着与柳树相伴的无数瞬间,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无奈。整首词情景交融,极具画面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和柳树的深情厚谊,展现了细腻而深邃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渡口桥边。陌上楼前。”
描绘出柳树的生长环境,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象。
“碧参差弄影堪怜。”
形容柳树绿意盎然,影子错落有致,充满了生机。
“并刀裁出,二月春天。”
比喻柳树的形态如同精心修剪而成,暗示春天的到来。
“看也宜风,也宜雨,也宜烟。”
表达柳树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增添了自然的多样性。
“高飏秋千。低拂吟船。”
通过秋千和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氛围。
“最销魂折赠离筵。”
表达对离别的感伤,情感的深度在此显现。
“灵和殿里,别样争妍。”
描绘了灵和殿内的美景,展现出春天的绚丽。
“看几回斜,几回起,几回眠。”
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感伤,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出一种美好而又惆怅的情感。
诗词测试:
“碧参差弄影堪怜”中“碧”字主要形容什么?
A. 柳树的色彩
B. 风的状态
C. 雨的滋润
诗中提到的“并刀裁出”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生长
B. 春天的到来
C. 柳树的形态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开心
B. 感伤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行香子 咏柳》,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