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3:31
原文展示:
松 徐夤 〔唐代〕 涧底青松不染尘,未逢良匠竞谁分。 龙盘劲节岩前见,鹤唳翠梢天上闻。 大厦可营谁择木,女萝相附欲凌云。 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号此君。
白话文翻译:
在深涧底部的青松,不受尘埃的沾染,但若未遇到优秀的工匠,谁能分辨它的价值呢? 它的枝干如龙盘绕,坚硬的节理在岩石前显现,鹤鸣声在翠绿的树梢上空回荡。 建造高楼大厦时,谁会选择这样的木材呢?女萝攀附其上,似乎想要凌云而上。 帝王自有封赏的日子,而修竹徒劳地被称为“此君”。
注释:
诗词背景:
徐夤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这首诗通过描绘青松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不染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世人不识良材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青松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涧底青松不染尘”一句,既描绘了青松生长环境的清幽,也象征了青松高洁不染的品质。“未逢良匠竞谁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不识良材的遗憾。后两句通过“龙盘劲节”和“鹤唳翠梢”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青松的高洁形象。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大厦可营”和“女萝相附”,以及“皇王自有增封日”和“修竹徒劳号此君”,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涧底青松不染尘”一句,象征了什么品质? A. 高洁不染 B. 坚韧不拔 C. 清新脱俗 D. 超凡脱俗
诗中“未逢良匠竞谁分”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现象的遗憾? A. 世人不识良材 B. 世人不识良匠 C. 世人不识良木 D. 世人不识良药
诗中“龙盘劲节岩前见”一句,通过什么意象强化了青松的高洁形象? A. 龙盘劲节 B. 鹤唳翠梢 C. 女萝相附 D. 修竹徒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