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1:53
原文展示:
行行且游猎篇 少年多武力,勇气冠幽州。 何以纵心赏,马啼春草头。 迟迟平原上,狐兔奔林丘。 猛虎忽前逝,俊鹰连下鞲。 俯身逐南北,轻捷固难俦。 所发无不中,失之如我雠。 岂唯务驰骋,猗尔暴田畴。 残杀非不痛,古来良有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勇士在幽州平原上狩猎的场景。他勇猛无比,骑马在春草地上奔驰,追逐着狐狸和兔子。突然,一只猛虎出现,但很快消失,而他的猎鹰则连续捕捉猎物。他灵活地追逐猎物,箭无虚发,如果失手,他会感到非常懊恼。他不仅追求速度和力量,还会在田野上展现出暴力。虽然残杀令人痛心,但自古以来就有其原因。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云卿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广泛,风格多变,善于描绘自然和人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年轻勇士的狩猎经历,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技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武力和狩猎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年轻勇士在幽州平原上狩猎的壮观场景。诗中,“少年多武力,勇气冠幽州”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英勇和无人能比的勇气。随后的诗句通过“马啼春草头”、“狐兔奔林丘”等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狩猎的生动画面。特别是“猛虎忽前逝,俊鹰连下鞲”一句,既展现了狩猎的紧张刺激,又体现了主人公的技艺高超。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勇士的英勇和技艺,也隐含了对狩猎文化的反思,尤其是在最后两句“残杀非不痛,古来良有由”中,诗人提出了对残杀的痛心和对这一行为的深层原因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年轻勇士的英勇和技艺,同时也反思了狩猎文化和残杀行为的深层原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主人公在哪个地区狩猎? A. 幽州 B. 长安 C. 洛阳 D. 扬州
诗中提到的猎物有哪些? A. 狐狸和兔子 B. 鹿和野猪 C. 狼和熊 D. 鸟和鱼
诗中的主人公如何看待失手? A. 无所谓 B. 感到懊恼 C. 感到自豪 D. 感到恐惧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