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恭谒孝陵》

时间: 2025-04-28 03:28:41

诗句

皇祖仗黄钺,奋起逐天狼。

腥风一以荡,功烈冠百王。

明明二三臣,规画参世纲。

关石与和钧,仰成维后皇。

神京控六服,松柏郁崇冈。

一朝鼎湖升,珠襦永斯藏。

玄居肃休穆,瞻礼虔弗遑。

小臣守末位,愿言觐耿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8:41

原文展示

《恭谒孝陵》

皇祖仗黄钺,奋起逐天狼。
腥风一以荡,功烈冠百王。
明明二三臣,规画参世纲。
关石与和钧,仰成维后皇。
神京控六服,松柏郁崇冈。
一朝鼎湖升,珠襦永斯藏。
玄居肃休穆,瞻礼虔弗遑。
小臣守末位,愿言觐耿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的开创之功,诗人怀着敬仰的心情前往孝陵,回顾了祖先的伟绩和对国家的贡献。开国皇帝凭借天子的权威,打败敌人,建立了光辉的功业,超越了百位王者。辅佐之臣智慧出众,规画国家治理之道,稳固了明朝的基业。神京(南京)控制着周边的六个地区,松柏苍翠挺拔,屹立于高岗之上。经过一段时间,鼎湖的水面平静,珠袍永远安藏在此。皇宫中肃穆庄重,前来祭拜的臣子恭敬而不敢怠慢。作为小臣,虽处末位,但仍愿进见光辉的皇帝,以表心中的敬意。

注释

  • 黄钺:古代皇帝的象征性权杖,表示权威。
  • 天狼:指敌人或叛逆势力,古代星宿名。
  • 腥风:比喻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 明明:清楚明白,指忠臣。
  • 世纲:国家治理的方针和纲领。
  • 关石与和钧:指两位辅佐开国的功臣。
  • 维后皇:指明朝的开国皇帝。
  • 神京控六服:神京指南京,六服指周边六个省份。
  • 珠襦:华美的衣服,象征皇权的尊贵。
  • 玄居:皇宫,指皇帝的住所。
  • 瞻礼:恭敬地参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问(约1490-1561),字景莹,号阮山,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恭谒孝陵》写于明代,正值皇帝崇祯时期,社会动荡,王朝面临内忧外患。诗人通过祭奠孝陵,表达对先祖功绩的敬仰,同时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诗歌鉴赏

《恭谒孝陵》是一首表现对祖先敬仰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开国皇帝和忠臣们的称颂,展现了明朝建立的艰辛与荣耀。全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盼。

诗的前两句以“皇祖仗黄钺,奋起逐天狼”开篇,描绘开国皇帝权威和勇猛,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接下来通过“腥风一以荡,功烈冠百王”,强调了开国之战的残酷和皇帝的伟大成就,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的“明明二三臣,规画参世纲”则体现了对辅佐之臣的赞美,强调了人才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接着“关石与和钧,仰成维后皇”进一步突出了开国功臣的智慧与贡献,显示出集体力量的伟大。

最后几句,诗人用“神京控六服,松柏郁崇冈”的意象,描绘了南京的壮丽景色,和对历史长河的沉思。整首诗在庄重的祭奠氛围中,流露出对先祖的敬仰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祖仗黄钺:开国的祖先,手持权杖,体现出他的权威。
  2. 奋起逐天狼:勇敢地起身,去追击敌人,表现出开国的决心。
  3. 腥风一以荡:战争的残酷如腥风般席卷而来,显示出战争的惨烈。
  4. 功烈冠百王:他的功绩在历史上超越了百位诸侯。
  5. 明明二三臣:忠诚的几位大臣,智慧与谋略并重。
  6. 规画参世纲:他们制定了治理国家的方针,帮助建立稳定的政权。
  7. 关石与和钧:指开国功臣,强调他们的贡献。
  8. 仰成维后皇:他们的努力支撑了后来的皇权。
  9. 神京控六服:南京为中心,统治周边的六个地区。
  10. 松柏郁崇冈:苍翠的松柏生长在高冈之上,象征着长久的生命力。
  11. 一朝鼎湖升:经过一段时间,事情开始好转。
  12. 珠襦永斯藏:华美的服饰永远安放在此地,象征着帝王的尊贵与荣耀。
  13. 玄居肃休穆:皇宫内庄严肃穆,体现出皇室的威严。
  14. 瞻礼虔弗遑:前来祭拜的臣子恭敬而不敢怠慢,表达对皇家的尊重。
  15. 小臣守末位:作为小臣,虽然身处末位。
  16. 愿言觐耿光:仍然希望能见到光辉的皇帝,表达对皇权的尊重与忠诚。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称美。
  • 比喻:如“腥风”形象地比喻战争的残酷。
  • 排比:反复使用“皇祖”、“臣”、“功”等词,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祖先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希望。诗人在敬仰开国之功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祖:象征着开国的伟业和先人的智慧。
  • 黄钺:权威与力量的象征。
  • 腥风: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 松柏:长久与坚韧,象征国家的稳定。
  • 珠襦:华贵与荣华的象征,体现皇权的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钺”指的是什么? A. 军队
    B. 皇帝的权杖
    C. 兵器

  2. “腥风一以荡”中的“腥风”比喻指什么? A. 温暖的风
    B. 战争的残酷
    C. 和平的气息

  3. 诗中提到的“明明二三臣”指的是谁? A. 开国皇帝
    B. 辅佐皇帝的忠臣
    C. 其他国家的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的诗歌,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恭谒孝陵》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但杜甫更直接地表达了个人的苦痛与社会的动荡,王问则更加侧重于对先祖的敬仰。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某学使按试鄜州,其夫人寄红袜与之,即告归,和休庵 高阳台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 高阳台二首 其一 高阳台·补幽贞馆图题词 高阳台二首 其二 高阳台 鸳鸯菊 高阳台 丙戌初冬赋呈冰姊 高阳台 高阳台 题金韵仙汪玉卿评花仙馆合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扑蝴蝶 郎才女貎 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闺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跟踪追击 打野鸭子 翻江搅海 三框儿的字 精妙入神 頁字旁的字 外厉内荏 翘关 混子 身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拯溺扶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