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明皇幸蜀图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0:47:22

诗句

裂帛声中发祸机,白华歌断草菲菲。

可怜蜀道三军恨,不记他年武惠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7:22

原文展示:

裂帛声中发祸机,白华歌断草菲菲。可怜蜀道三军恨,不记他年武惠妃。

白话文翻译:

在撕裂的帛声中引发了祸乱的机缘,白华的歌声已经断绝,草木也显得凋零。可怜蜀道上军队的仇恨,却不再记得当年武惠妃的美好时光。

注释:

  • 裂帛声:指撕裂丝绸的声音,象征着动荡和不安。
  • 白华:这里可能指代白色的花朵,也可寓意美好的事物。
  • 草菲菲:草木凋零的样子,象征着衰败和失落。
  • 蜀道:指通往蜀地的道路,历史上蜀道艰难,象征着战争的艰辛。
  • 武惠妃:唐朝的武惠妃,因其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而被后人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战争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有关,尤其是对唐代盛世的怀念。

诗歌鉴赏:

《题明皇幸蜀图 其二》是刘基对唐代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寓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声响、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裂帛声中发祸机”以声音引入,暗示了不安和动荡的局势。接着“白华歌断草菲菲”不仅描绘了凋零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美好时代的结束和对往昔的追忆。最后两句则转向蜀道的艰辛与三军的仇恨,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切感慨,仿佛在说:在战争的苦难中,人们对于美好往昔的遗忘是多么无奈与悲哀。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裂帛声中发祸机”:撕裂的帛声中预示着灾祸的来临。
    • “白华歌断草菲菲”:美好的歌声已断,草木也随之凋零。
    • “可怜蜀道三军恨”:蜀道上的军队因苦难而心生怨恨。
    • “不记他年武惠妃”:不再记得武惠妃的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裂帛声”与“白华歌”,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草木的凋零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历史的无情。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古代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反思。

意象分析:

  • 裂帛声:象征动荡与不安的开始。
  • 白华:美好的象征,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
  • 蜀道:艰难与困苦的象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裂帛声中发祸机”中的“裂帛声”意指什么?

    • A. 美好的歌声
    • B. 动荡的前兆
    • C. 自然的声音
  2. “蜀道”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战争的苦难
    • C. 自然的风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感慨,但着重于国破家亡的痛苦,而《题明皇幸蜀图 其二》则更多地关注对历史的反思与遗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刘基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魏六侍御葬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 闲居作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奉和汉祖庙下之作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枉辔学步 乛字旁的字 当行出色 立字旁的字 釜底游鱼 安身立命 庶域 快人快事 重议 无敌于天下 望衡对宇 尸字头的字 麻字旁的字 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蟹将虾兵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