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57
菩萨蛮
冰澌著树成云朵,
林稍白月欹将堕。
户下有啼乌,
如悲良夜徂。
兰芳销翠被,
凄恻惊眠起,
起坐待天明,
飞霜入鬓清。
冰冷的水滴在树上,仿佛变成了云朵,
林间的月光微斜,似乎要坠落。
窗下传来乌鸦的啼叫,
像是在悲叹这美好的夜晚即将逝去。
兰花的香气淡去,覆盖的绿色被褥也随之消失,
凄凉而悲伤,我惊醒在梦中,
坐起身来等待天明,
霜雪悄然飞入我的鬓发,带来一丝清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乌鸦”常被用作悲伤的象征,古往今来均有类似的用法,如《离骚》中提到的“子之所见,皆为乌鸦”。此外,月光、兰花等意象也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清冷、孤独与思念。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词、散文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时。刘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眷恋。
这首《菩萨蛮》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冰澌著树成云朵”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寒冬的萧瑟。而“林稍白月欹将堕”则通过白月的斜倾,暗示着夜晚的将尽,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
诗中“户下有啼乌,如悲良夜徂”一句,乌鸦的啼叫增添了一层悲伤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对夜晚的无奈与哀伤。兰花的香气消逝,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反映了生活中的失落感。最后的“飞霜入鬓清”,则是对个人衰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孤独的思考,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现状的反思,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个人色彩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孤独无奈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冰澌著树成云朵”中的“冰澌”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啼乌”象征着什么?
“飞霜入鬓清”中的“飞霜”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