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8:44
原文展示:
越女善拿舟,吴姬解棹讴。
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
香酝寻仙客,灵峰问梵流。
花时无远近,分日出城游。
白话文翻译:
越地的女子擅长掌舟,吴国的姬妾在船上轻声唱歌。
酒杯低置在芳香的树下,游人聚集在古老的堤头。
香气四溢,寻找仙人来访,灵秀的山峰询问佛法的流传。
花开时节没有远近之分,分散在日光下出城游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越女”和“吴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分别象征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情。该诗的意象将春游的欢乐与自然景色结合,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有魅力。
作者介绍: 吴兆,明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描绘水乡风景与人文风情,其诗歌多灵动洒脱,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西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游春的场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们欢聚的向往。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西湖春游的欢愉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开篇用“越女善拿舟,吴姬解棹讴”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灵动与优雅,展现了水上游玩的美好画面。紧接着“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表现了游人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聚集在古老堤岸下,享受着美酒与花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诗中“香酝寻仙客,灵峰问梵流”一句,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元素相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两句“花时无远近,分日出城游”则强调了春天游玩的普遍性,无论远近,大家都愿意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中走出城外,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意象,展现了春游的欢乐与自然的美丽,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令人陶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春游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春天的美丽与欢乐,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越女”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女子?
填空题:诗中“尊低芳树下”反映了什么样的场景?____。
判断题:诗歌中强调了春游的普遍性。(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吴兆的《西湖春游词》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吴兆更注重描绘春游的欢乐氛围,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对自然的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