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熹公》

时间: 2025-05-22 02:48:51

诗句

禅居紫阁阴,欲去问安心。

野岸随流曲,山门隐树深。

千灯燃雨塔,一磬出风林。

想见跏趺处,云多不可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48:51

原文展示:

寄熹公
作者: 高启 〔明代〕

禅居紫阁阴,欲去问安心。
野岸随流曲,山门隐树深。
千灯燃雨塔,一磬出风林。
想见跏趺处,云多不可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僧在紫阁寺的宁静生活,诗人想去询问他的内心安宁。野外的岸边小路蜿蜒曲折,山门被深深的树木所隐蔽。千盏灯火在雨中的塔上燃亮,一声磬音从风中传出。诗人想象着禅僧静坐的情景,然而云雾缭绕,难以寻觅。


注释:

  • 禅居:指修行禅宗的居所。
  • 紫阁:通常指高雅的寺庙或山间小寺。
  • 安心:内心的宁静与安定。
  • 野岸:乡间的岸边,形容自然环境。
  • 随流曲:形容水流的曲折蜿蜒。
  • 山门:山中的寺庙大门。
  • 千灯:形容灯火的数量多,象征光明。
  • 雨塔:在雨中屹立的塔。
  • 跏趺:指坐禅时的盘腿姿势。
  • 云多不可寻:因云雾缭绕而难以找到的意思。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千灯”和“一磬”等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对佛教文化与禅修生活的理解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季明,自号阮亭,浙江绍兴人。高启以其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代表作有《明诗》等。

创作背景:

高启在创作《寄熹公》时,正值明代社会动荡、士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时期。诗中表达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内心安宁的渴望和对自然、宗教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寄熹公》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与禅意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诗。诗的开篇“禅居紫阁阴”,立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紫阁的阴凉之处象征着修行者的宁静与清幽,随后“欲去问安心”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种内心平和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野岸随流曲,山门隐树深”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蜿蜒的岸边和隐秘的山门,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仿佛在呼唤人们去追寻内心的安宁。

“千灯燃雨塔,一磬出风林”两句则将诗歌的意境提升到了一种宗教的境界。千盏灯火在雨中照亮佛塔,象征着信仰的光芒,而“磬音”则是禅宗打坐时所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心灵的洗礼和宁静的感受。

最后两句“想见跏趺处,云多不可寻”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尽管诗人渴望看到禅修者静坐的样子,但云雾缭绕却使这一切变得不可触及,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与现实的距离。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凝练,通过对自然与宗教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刻思考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禅居紫阁阴:在紫阁的阴影中修禅,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2. 欲去问安心: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3. 野岸随流曲:描绘自然景色,水流蜿蜒,暗示人生的曲折。
  4. 山门隐树深:山门被树木遮掩,象征着隐秘与宁静。
  5. 千灯燃雨塔:灯火在雨中闪烁,象征光明与信仰。
  6. 一磬出风林:磬声在风中回荡,给人心灵的触动。
  7. 想见跏趺处:想象禅修者的姿势,传达对禅宗的向往。
  8. 云多不可寻:云雾遮蔽了视线,暗示内心的追寻是艰难的。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千灯”和“磬音”等意象,传递出深刻的宗教内涵和情感。
  • 对仗:如“千灯燃雨塔”与“一磬出风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色与宗教元素的结合,形成了诗的独特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宗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安宁的渴望和追求,展现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紫阁:象征宁静的修行场所,代表着高尚的精神追求。
  • 千灯:象征信仰的光明,传递出希望与温暖。
  • 磬音:佛教中的法器,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云雾:象征着难以触及的理想和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禅居紫阁阴”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山顶
    b) 寺庙
    c) 河边

  2. “千灯燃雨塔”中的“千灯”象征着什么? a) 迷茫
    b) 光明与信仰
    c) 雨水

  3. 诗人想见的“跏趺处”表示什么? a) 禅修者的姿势
    b) 自然风光
    c) 寺庙的入口

答案:

  1. b) 寺庙
  2. b) 光明与信仰
  3. a) 禅修者的姿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 《寄熹公》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但《寄熹公》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而《静夜思》则是对思乡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年谱》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高启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早春 遣兴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缗江雪山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立春 雪後寻梅偶得绝句十首 北窗 冬朝 春前六日作 十月晦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可抗拒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衣冠枭獍 禽畜 拔刀相向 廾字旁的字 包含赖的成语 碍挽 口字旁的字 舷墙 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骈肩累踵 包含感的成语 进进出出 风驷 赏罚不当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尢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