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四》

时间: 2025-04-26 14:31:54

诗句

山庐好,湿雨正初晴。

上水虾蟆群结队,出林鸠雀聚欢声。

佳节近清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1:54

原文展示

山庐好,湿雨正初晴。
上水虾蟆群结队,出林鸠雀聚欢声。
佳节近清明。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房屋真好,湿润的雨刚刚放晴。
水边的青蛙成群结队,林中的鸠鸟欢快地聚在一起鸣叫。
清明节快要到了。

注释

  • 山庐: 指山中的小屋或居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湿雨: 雨水刚下过,空气湿润。
  • 虾蟆: 指青蛙,常在水边出现。
  • 鸠雀: 指一种鸟,通常是指斑鸠,鸣叫声悦耳。
  • 佳节: 指美好的节日,此处指清明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因其作品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观察而受到后世推崇。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风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春天气息的赞美和对清明节的期待。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既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的好时机,因此诗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气息。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雨初晴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首句“山庐好,湿雨正初晴”,以“好”字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同时“湿雨正初晴”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清新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通过“上水虾蟆群结队,出林鸠雀聚欢声”展示了春天生物的复苏,青蛙在水边成群而出,鸠雀在林中欢叫,生动刻画了春日的欢快氛围。最后一句“佳节近清明”则是将自然景象与人间节气相结合,暗示着清明节的到来,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在简练中饱含深意,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出一种恬淡而愉悦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庐好,湿雨正初晴”:诗人描写山中的居所,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湿雨”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突显春天气息。
  • “上水虾蟆群结队,出林鸠雀聚欢声”:描绘了春天生物复苏的景象,青蛙和鸠雀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活跃与欢快。
  • “佳节近清明”:强调清明节的临近,蕴含了对节日的期待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拟人:青蛙“群结队”,鸠雀“聚欢声”,赋予了动物以人性化的形象,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山庐好”和“湿雨正初晴”,前后句式整齐,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节日的期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庐: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湿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清新。
  • 虾蟆: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鸠雀:象征春天的欢快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虾蟆群结队”中的“虾蟆”指的是什么动物?

    • A. 蛇
    • B. 鸟
    • C. 青蛙
    • D. 老鼠
  3. “佳节近清明”中的“佳节”指的是?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清明节
    • D. 春节

答案:

  1. C. 春季
  2. C. 青蛙
  3. C. 清明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清明》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高燮的《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四》和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但高燮更多地侧重于节气与生命的活力,而孟浩然则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燮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柳梢青 柳梢青(步观察生辰二首) 柳梢青 其六 柳梢青·晓星明灭 柳梢青 登北京北海公园之琼岛 柳梢青 柳梢青 柳梢青 筑先茔 柳梢青 柳梢青 莫愁湖小阁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长两短 瑶草琪葩 香门 有志者事竟成 宝盖头的字 鼓跗 秃露 水激则旱 皮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黹字旁的字 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悄悄话 包含裯的词语有哪些 如如 包含山的词语有哪些 血迹斑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