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01:00
秋江何处夜听箫。倾耳听,隔兰桡。芦花白泛水迢迢。明月满空桥。篷影底,共度可怜宵。
在秋天的江边,夜晚听着箫声,仔细倾听,那音色从隔着的兰舟中传来。芦花在水面上轻轻荡漾,仿佛在述说着遥远的思念。明亮的月光洒满了空中的桥面。在船影下,我们一起度过这令人怜惜的夜晚。
诗中提到的“月”和“箫”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月亮常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而箫声则与悲伤和柔情相联系。这样的意象组合往往用来表达离别之情或对故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胡斗南,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常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甘州子”是胡斗南的一首词作,写于秋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孤独夜晚的深刻感悟。创作时,正值时代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悲凉的氛围。诗人以“秋江”作为背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夜晚的箫声,仿佛是对往昔的怀念,令人心生感伤。诗中“倾耳听,隔兰桡”两句,传达出一种隔离的感觉,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尽管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层帷幕,让人倍感孤独。
“芦花白泛水迢迢”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夏秋交替时的凄美,白色的芦花随波荡漾,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流逝的时光。最后,诗人以“明月满空桥”结束,月光的洒落使得夜晚更显得清冷和孤寂。而“篷影底,共度可怜宵”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一时刻的温情,尽管环境萧瑟,但人间的情感却是温暖而珍贵的。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与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笛
B. 琵琶
C. 箫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孤独感?
A. 明月和篷影
B. 芦花和箫声
C. 江水和秋天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胡斗南的《甘州子》在情感上更显细腻,李白的诗歌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而胡斗南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