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寄刘世亨侍御》

时间: 2025-07-12 22:38:00

诗句

去年重九共追游,今日西风两地秋。

遥想登高南望远,茱萸满眼不胜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38:00

原文展示:

九日寄刘世亨侍御
作者: 张宁
去年重九共追游,
今日西风两地秋。
遥想登高南望远,
茱萸满眼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去年重阳节我们一起游玩,
今天西风吹起,分隔两地的秋天。
遥想当年登高向南远望,
满眼茱萸,无法抑制心中的愁苦。

注释: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会登高和插茱萸。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凉意和思念。
  • 登高: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寓意健康长寿。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茱萸以祈求平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宁,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寄情于友,表达了对过去共同游玩的怀念以及因时空隔绝而生发的孤寂和忧愁。重阳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情感的寄托,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张宁的《九日寄刘世亨侍御》通过重阳节这一传统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去年重九共追游”勾勒出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带有浓厚的怀旧情绪。通过“今日西风两地秋”的对比,诗人将昔日的欢愉与今日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出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诗中“遥想登高南望远”展现了诗人对往日活动的向往,而“茱萸满眼不胜愁”则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茱萸不仅是重阳节的象征,也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情感抒发,也映射出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重九共追游”:回忆起去年的重阳节,自己和刘世亨一起游玩的场景,流露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 “今日西风两地秋”:描述今天的情景,西风已起,秋意渐浓,表明时间的流逝和两地分隔的孤独。
  • “遥想登高南望远”:想象着过往的重阳活动,登高望远,展现出一种对美好记忆的珍惜。
  • “茱萸满眼不胜愁”:茱萸的意象引发诗人的愁绪,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去年与今年的对比,凸显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
  • 意象:茱萸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思念与忧愁。
  • 拟人:西风的描写不仅传递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生命中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节:象征团聚与长寿,寄托着人们对友谊和生命的美好期望。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冷冽的思绪和孤独的感受。
  • 茱萸: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承载了思念与愁苦,体现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九节是指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冬至

  2. 诗中提到的“茱萸”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愁苦
    C. 财富

  3. “今日西风两地秋”中,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与孤独
    C. 夏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登高》(杜甫):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场景,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但张宁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兄弟之间的情谊。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 建除诗 月夜过灵彻上人房因赠 戏和三韵 醉后 送薛温州(惊字)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送映师归本寺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琴字)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遁世隐居 讣告 厂字头的字 分文不取 皮苇 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儚僜 燕雁代飞 豆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邪书僻传 比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穹质 许郭 依葫芦画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