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47
河传 咏隋堤
作者: 杨慎 〔明代〕
东楚。南浦。隋堤游处。
龙脑飞霙,明珠溅雨。
彩女殿脚三千。
青娥吴绛仙。
梅黄雨细枫香老。
江都好。
忘却长安道。
不堪回首,芳魂已断迷楼。
怨扬州。
这首诗描绘了在东楚和南浦的隋堤游玩之地,龙脑的飞霙和明珠溅起的细雨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彩女殿前有三千位美丽的女子,青娥和吴绛仙似乎在此游玩。梅花的黄落和雨中细细的枫香,令人感到伤感。江都的景色美好,但令人忘却了长安的道路。回首往事,令人不堪回首,芳魂已然断绝在迷楼之中,心中充满了对扬州的怨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生于四川,曾任职于明朝的官员。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风格独特,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助对隋堤的描绘,表达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和对繁华盛景的感叹。
这首《河传 咏隋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中“东楚”“南浦”的地名不仅指向具体的地理位置,更为整首诗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和地域文化的韵味。诗人通过“龙脑飞霙,明珠溅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场细雨绵绵的梦境之中。
彩女殿下的“彩女”与“青娥吴绛仙”这一联句,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暗含了对美丽女子的向往与追忆。梅黄雨细中,枫香渐老的描写则透出一丝伤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日繁华的怀念。最后的“怨扬州”一语,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失去往事的惋惜。
整首诗在描写风景与人物的同时,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体现了杨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流逝岁月的感慨和对繁华往事的追忆,体现了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一种河流
c) 一种花卉
“江都好,忘却长安道”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长安的怀念
b) 对江都的赞美
c) 对繁华的失落
诗中的“怨扬州”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b) 对繁华失落的痛苦
c)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杨慎的诗更加强调了人文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而李白则更突出自然的壮丽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以上内容为《河传 咏隋堤》的详细解析,涵盖了诗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