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中月夕》

时间: 2025-05-07 14:05:42

诗句

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

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

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5:42

原文展示:

满怀幽思自萧萧,
况对空山夜正遥。
四壁晴秋霜著色,
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传岩谷声豪宕,
酒泛星河影动摇。
醉里似闻猿鹤语,
百年人境有今朝。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充满幽思,感到孤寂而萧条,
尤其是在这空旷的山中,夜色显得更为遥远。
四周的墙壁在晴朗的秋天被霜染上色彩,
满天的明月照耀着水面,潮水随之涨起。
歌声在岩谷间回荡,声调豪放激昂,
酒意朦胧中,星河的倒影摇曳不定。
醉中似乎听见猿猴和仙鹤的对话,
百年人生境遇,唯有今朝最为珍贵。

注释:

  • 萧萧:形容秋风的声音,或孤寂的样子。
  • :更何况,表示加强语气。
  • 空山:指无人山,或指心境的空旷。
  • 著色:染上颜色,通常因霜降而显色。
  • 明水:指清澈的水,月光照在水面上。
  • 生潮:潮水因月光而生起,形象化地描绘了水的波动。
  • 岩谷:山岩与谷地,形容山间的环境。
  • 豪宕:豪放大气,形容歌声。
  • 酒泛:酒意浮动,形容醉意。
  • 猿鹤语:意指自然界的鸟兽之间的对话,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人境:人世间的境遇,指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字子渊,号松隐,生活在元代的政治动荡时期。他的诗风格古朴,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刘因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沉思。

创作背景:

《山中月夕》创作于一个秋夜,作者独自身处山中,面对明月与寂静的夜空,内心涌起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孤寂中对自我与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山中月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山中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描绘了诗人面临空旷的山夜,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思索。此处的“萧萧”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心境的反映。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外部景象,“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静谧,月光照耀下的水面如潮水般轻轻荡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中间几句“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则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景,歌声与酒意交织,形成了一种轻松而又豪放的氛围。最后两句“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更是将个人的感受升华至人生哲学,尽管醉意朦胧,却似乎听见了大自然的声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在豪放与细腻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怀幽思自萧萧:开篇即刻引入心境,表明诗人此时的情感状态,内心充满思绪,感受到一种孤独。
  • 况对空山夜正遥:在空旷的山中,夜晚显得更加遥远,增强了孤独感。
  • 四壁晴秋霜著色:描绘了秋天的山壁因霜而染上色彩,展现自然的美。
  • 一天明水月生潮:月光照耀在水面,产生了潮水的波动,展现了自然的动感。
  • 歌传岩谷声豪宕: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声调显得豪放激昂,表现出一种自由的情绪。
  • 酒泛星河影动摇:醉酒后,星河的倒影在水面上摇曳,传达了一种醉意和梦幻感。
  • 醉里似闻猿鹤语:在醉意中,似乎听到了猿猴和仙鹤的声音,象征人与自然的交流。
  • 百年人境有今朝:反思人生,强调当下的珍贵,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水”比喻清澈的水,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
  • 拟人:如“似闻猿鹤语”,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考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呈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清澈与宁静,也是思考与反思的象征。
  • :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放松,同时也是对人生苦闷的解脱。
  • 猿鹤:象征自然和谐,暗示人与自然的亲近与生灵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刘因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满怀幽思自萧萧”中的“幽思”指的是什么?

    • A. 忧伤的思绪
    • B. 快乐的思绪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自然的感悟
  3. 诗中提到的“猿鹤语”主要象征什么?

    • A. 人与自然的交流
    • B. 人生的无常
    • C. 自然的喧闹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和《山中月夕》都是描写自然的诗歌,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宁静的夜晚与秋天的氛围,而《山中月夕》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生命的哲理。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所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因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清适轩 盆里黄杨 写竹寄琴士张逢吉 写竹赠王孟彬纪善 写墨竹与蜀府明长史赠别 澹云巢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为张生写竹 瞻云轩 送杨得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下服 舅太太 自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烧伤 言与心违 析律舞文 蓬飘 折文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软骨头 巛字旁的字 高自标置 乌程 有本有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