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2:18
登雄州城楼
作者: 刘因 〔元代〕
古戍寒云接渺茫,故乡游子动悲凉。
江山自古有佳客,烟雨为谁留太行。
野色分将愁外绿,物华呈出夜来霜。
海门何处秋声急?极目沧波空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古老的雄州城楼上所见的景象。寒冷的云雾与远方的戍楼相连,令人感到渺茫;故乡的游子因思乡而感到悲凉。自古以来,江山之美吸引了许多游人,但那烟雨朦胧的景致,究竟是为谁所留呢?野外的绿色与忧愁相隔,夜晚的霜雪却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海门的秋声何在急促?放眼望去,辽阔的波涛与落日交融,显得空旷而孤寂。
刘因,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抒情、景物描写著称,具备较强的个人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游子回乡途中,作者在雄州城楼上所感受到的思乡情怀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反映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登雄州城楼》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游子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旅人的思乡情怀。开头两句描绘了寒冷的天气与游子的悲凉心境,立刻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三句通过“江山自古有佳客”,引入历史的深度,表现出对过往文人骚客的怀念。随后,作者以“野色分将愁外绿”来描绘自然之美,同时借助“夜来霜”描绘出自然的变化,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结尾两句回归现实,提出“海门何处秋声急”,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孤寂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使人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更能体会到游子心中的那份悲凉。
诗歌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情感渗透着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江山美景与游子心境的对比,展现了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古戍”指的是:
A. 新建的城楼
B. 古老的戍楼
C. 高山
D. 大海
“物华呈出夜来霜”中的“物华”可以理解为:
A. 人的情感
B. 大自然的美丽
C. 人造景观
D. 历史遗迹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欢喜
B. 绝望
C. 思念
D. 忘却
《登雄州城楼》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忧伤,后者则以直接的情感抒发为主,展示了不同的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