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6: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49:38
桃源忆故人·马风得遇修仙举
作者: 马钰 〔元代〕
马风得遇修仙举。
不羡人间富贵。
筑个环墙居住。
且避风霜雨。
灵光昼夜常修补。
异日功成归去。
得住蓬莱洞府。
侍奉吾师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修仙之人相遇后,渴望超脱世俗生活的心情。他不羡慕人间的富贵,而是希望能够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安静地生活,避开风雨的侵扰。日夜用心修炼,将来能够功成名就,回到理想中的蓬莱仙境,侍奉自己的师傅。
马钰,元代诗人,生于元代初期,文学成就颇丰,特别在道教文化方面有深入研究。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道教哲学与人文关怀,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此诗写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修道、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对于超越尘世的渴望。
这首《桃源忆故人》展现了诗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繁华的淡泊。诗中通过“马风得遇修仙举”的开头,设定了一个理想化的修道场景,暗示了偶然的机缘与命运的交汇。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此得以充分展现,他不仅不羡慕人间的富贵,还渴望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筑个环墙居住,且避风霜雨”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隐居环境,强调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人用“灵光昼夜常修补”来表达修行的执着与努力,暗示了通过不懈的追求最终将实现的理想。
最后,诗人以“得住蓬莱洞府,侍奉吾师父”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理想归宿的画面,展现了对师傅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从世俗到超脱的转变,既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马风得遇修仙举。
诗人通过马风这一意象,象征着偶然的机遇与随风而来的灵感,表达了与修道之人相遇的喜悦。
不羡人间富贵。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筑个环墙居住。
描绘一个环绕的空间,象征着隐居和宁静,暗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
且避风霜雨。
表达对外界困扰的逃避,象征着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灵光昼夜常修补。
强调了修行的持久性与努力,暗示灵性与智慧的不断提升。
异日功成归去。
表达了对未来成就的期待,暗示着修行的最终目标。
得住蓬莱洞府。
用蓬莱洞府象征理想的归宿,描绘了超脱世俗的最终愿景。
侍奉吾师父。
表达对师傅的尊重,体现了对修道生活的坚定信念。
诗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反映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诗中“马风得遇修仙举”中的“马风”象征什么?
A. 偶然的机遇
B. 富贵的生活
C. 忍耐的精神
诗人不羡慕人间的什么?
A. 友谊
B. 富贵
C. 名声
“灵光昼夜常修补”中的“灵光”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灵性与智慧
C. 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