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双髻峰》

时间: 2025-07-12 03:39:12

诗句

绿云双绾似仙妆,山下梅花相映香。

笙鹤不归春寂寞,碧溪流水过罗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39:12

原文展示:

双髻峰
作者: 黄畿 〔明代〕
绿云双绾似仙妆,山下梅花相映香。
笙鹤不归春寂寞,碧溪流水过罗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双髻峰的美丽景色,绿云如同仙女的发髻般缠绕在峰顶,山下的梅花散发着芬芳,彼此相映生辉。春天的寂寞在于笙鹤不再归来,碧绿的溪水则缓缓流过罗阳,流淌不息。

注释:

  • 双髻峰: 指一种山峰,因其形状似双髻而得名。
  • 绿云: 形容山峰上覆盖的绿色云雾。
  • 仙妆: 形容如仙女般的妆容,突出自然的美丽。
  • 笙鹤: 笙是一种乐器,鹤是指一种鸟,诗中借此表达春天的生机与寂寞。
  • 罗阳: 地名,可能指某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畿,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盛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语言著称,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文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感悟愈加深入。诗人通过双髻峰这样的自然景观,抒发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双髻峰》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描绘双髻峰的壮丽景色时,巧妙地将自然的美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开篇的“绿云双绾似仙妆”,将自然景观与仙女的妆容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自然的崇敬。接着“山下梅花相映香”,通过梅花的芳香来引导读者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一种淡淡的忧伤,“笙鹤不归春寂寞”,传达了春天的寂寞感,似乎在暗示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循环。最后一句“碧溪流水过罗阳”,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整首诗在描绘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蕴含着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云双绾似仙妆: 形状如同仙女的发髻,突出山峰的奇特与美丽。
  2. 山下梅花相映香: 梅花的香气与山景相得益彰,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3. 笙鹤不归春寂寞: 通过乐器与鸟类的意象,表达春天的寂寞和缺少生机。
  4. 碧溪流水过罗阳: 碧绿的溪水缓缓流淌,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岁月的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 “绿云双绾似仙妆”将自然景色比作仙女妆容,生动形象。
  • 拟人: “笙鹤不归”赋予鹤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双髻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云: 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梅花: 代表坚韧与纯洁,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笙鹤: 代表乐声与自由,暗示春天的生机。
  • 碧溪流水: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绿云”是指什么?

    • A. 瀑布
    • B. 云雾
    • C. 山峰
  2. 填空题: “笙鹤不归春___”应填入哪个字?

  3. 判断题: 此诗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B
  2. 寂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以山水之美为背景,反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与《双髻峰》相比,王维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二首 伊江杂诗 其七 伊江杂诗 其六 伊江杂诗 其五 伊江杂诗 其四 伊江杂诗 其三 伊江杂诗 其二 伊江杂诗 其一 戊子三月望日自伊犁首途 其二 戊子三月望日自伊犁首途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搓绵扯絮 胆小怕事 彻旦 亠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至死不二 包含款的词语有哪些 远水难救近火 抠心挖血 央极 中止 西狩获麟 斗字旁的字 点穿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