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5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50:13
少年不可恃,千载何悠悠。
曜灵常西驰,逝川但东流。
阳春方骀荡,倏焉凌素秋。
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鸥。
亮无松乔寿,不死非可求。
达者垂大观,卒岁且优游。
忧伤以终老,无乃拙身谋。
永言难尽意,别泪忍复收。
行矣各自爱,相期励前修。
少年时光不可依靠,千年岁月何其悠长。
日月星辰常常向西奔去,时光的河流却只向东流淌。
阳春正是生机盎然,转眼间又到了清秋。
人生不过短短一世,犹如江边飞翔的鸥鸟。
树木的长寿并非可求,生死无常才是常态。
达观的人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纵使岁月流逝也能悠然自得。
若以忧愁度过余生,难道不是一种愚蠢的谋划?
长久的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离别时的泪水又怎能轻易收起?
各自珍重吧,彼此勉励共同进取。
潘曾玮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汪小珊归省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送汪小珊归省 其二》是一首兼具哲思与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比春秋的变化,表现出人生无常与时间流逝的主题。开篇的“少年不可恃”,引出对年轻人应有的警醒,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接着,诗人用“曜灵常西驰,逝川但东流”来形象地描绘时间的流逝,形成了强烈的时间意识。
在描写春秋之交时,诗人写道“阳春方骀荡,倏焉凌素秋”,营造出一种季节更替的无情感受,反映出人生的瞬息万变。接下来的比喻“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鸥”,更是将人生的短暂与自由的飞翔形象化,令人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则从达观与忧伤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态度。诗人提到“忧伤以终老,无乃拙身谋”,这句话道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反对消沉与忧虑,主张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结尾的“行矣各自爱,相期励前修”则展现了友人间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彼此珍重与鼓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与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珍惜当下、互相勉励的重要性。
“少年不可恃”的意思是:
A. 年轻人应自信
B. 年轻人不可依赖
C. 年轻人应该享受
诗中“达者垂大观”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B. 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享受
C. 对时间的无奈
“行矣各自爱”可以理解为:
A. 各自珍重,互相鼓励
B. 各自分离,互不相识
C. 各自追求,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