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汪小珊归省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4:50:13

诗句

少年不可恃,千载何悠悠。

曜灵常西驰,逝川但东流。

阳春方骀荡,倏焉凌素秋。

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鸥。

亮无松乔寿,不死非可求。

达者垂大观,卒岁且优游。

忧伤以终老,无乃拙身谋。

永言难尽意,别泪忍复收。

行矣各自爱,相期励前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50:13

原文展示:

少年不可恃,千载何悠悠。
曜灵常西驰,逝川但东流。
阳春方骀荡,倏焉凌素秋。
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鸥。
亮无松乔寿,不死非可求。
达者垂大观,卒岁且优游。
忧伤以终老,无乃拙身谋。
永言难尽意,别泪忍复收。
行矣各自爱,相期励前修。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光不可依靠,千年岁月何其悠长。
日月星辰常常向西奔去,时光的河流却只向东流淌。
阳春正是生机盎然,转眼间又到了清秋。
人生不过短短一世,犹如江边飞翔的鸥鸟。
树木的长寿并非可求,生死无常才是常态。
达观的人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纵使岁月流逝也能悠然自得。
若以忧愁度过余生,难道不是一种愚蠢的谋划?
长久的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离别时的泪水又怎能轻易收起?
各自珍重吧,彼此勉励共同进取。

注释:

  • 少年不可恃:年轻时光不能依赖,含有对年轻人轻视时间流逝的警示。
  • 曜灵:指日月星辰等光明的象征。
  • 倏焉:瞬间,表示时间的快速流逝。
  • :指海鸥,象征自由与短暂的生命。
  • 松乔:松树和乔木,象征长寿。
  • 达者:指达观的人,能够看透人生。
  • 优游:悠然自得,随意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曾玮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汪小珊归省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送汪小珊归省 其二》是一首兼具哲思与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比春秋的变化,表现出人生无常与时间流逝的主题。开篇的“少年不可恃”,引出对年轻人应有的警醒,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接着,诗人用“曜灵常西驰,逝川但东流”来形象地描绘时间的流逝,形成了强烈的时间意识。

在描写春秋之交时,诗人写道“阳春方骀荡,倏焉凌素秋”,营造出一种季节更替的无情感受,反映出人生的瞬息万变。接下来的比喻“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鸥”,更是将人生的短暂与自由的飞翔形象化,令人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则从达观与忧伤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态度。诗人提到“忧伤以终老,无乃拙身谋”,这句话道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反对消沉与忧虑,主张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结尾的“行矣各自爱,相期励前修”则展现了友人间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彼此珍重与鼓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不可恃:年轻的力量和时间是不可依赖的。
  2. 千载何悠悠:千年时光是漫长的。
  3. 曜灵常西驰:日月星辰的光辉总是向西奔去。
  4. 逝川但东流:时间的河流只向东流淌。
  5. 阳春方骀荡:阳春时节正生机勃勃。
  6. 倏焉凌素秋:转瞬之间便已进入清秋。
  7. 人生在一世:人生不过短短一生。
  8. 譬若江上鸥:就像江边的海鸥一样自由。
  9. 亮无松乔寿:长寿的松树和乔木并非人人可求。
  10. 不死非可求:追求不死是不现实的。
  11. 达者垂大观:达观的人能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12. 卒岁且优游:纵使岁月流逝也能悠然自得。
  13. 忧伤以终老:若以忧愁度过余生。
  14. 无乃拙身谋:难道这不是愚蠢的计划吗?
  15. 永言难尽意:长久的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
  16. 别泪忍复收:离别时的泪水又怎能轻易收起?
  17. 行矣各自爱:各自珍重吧。
  18. 相期励前修:彼此勉励共同进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江上飞翔的鸥鸟,强调生命的短暂与自由。
  • 对仗:如“少年不可恃,千载何悠悠”,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在时间和人生的描写中,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与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珍惜当下、互相勉励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青春与活力。
  • 曜灵:象征时间与光明,强调时间的流逝。
  • 江上鸥:象征自由与短暂,反映人生的无常。
  • 阳春与素秋:代表生命的不同阶段,春天象征生机,秋天象征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年不可恃”的意思是: A. 年轻人应自信
    B. 年轻人不可依赖
    C. 年轻人应该享受

  2. 诗中“达者垂大观”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B. 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享受
    C. 对时间的无奈

  3. “行矣各自爱”可以理解为: A. 各自珍重,互相鼓励
    B. 各自分离,互不相识
    C. 各自追求,互不干扰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和对未来的期望。
  • 《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也体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鹧鸪 过龙泉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桀犬吠尧 七步八叉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提土旁的字 包含溟的词语有哪些 亢心憍气 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邀颉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三点水的字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包含喻的成语 斤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包含犁的成语 逆志 添开头的成语 陵厉雄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