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桃源》

时间: 2025-05-01 18:13:58

诗句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

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

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3:58

题桃源

作者:李宏皋 〔唐代〕

原文展示:

山翠参差水渺茫,
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
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
来著霞衣侍玉皇。

白话文翻译:

山峦翠绿参差,水面朦胧遥远,
秦国人曾在楚国的边疆安家。
那时避世的环境狭窄,而此地却能安居日月长存。
草木的颜色经过几度变迁,坛上的杏树已渐渐衰老;
岩石上的花朵依然散发着溪水桃花的香气。
如果将来能够实现我一生的理想,
我将穿上霞光灿烂的衣裳,侍奉在玉皇面前。

注释:

  • 山翠:山的颜色青翠。
  • 水渺茫:水面模糊,景象朦胧。
  • 秦人:指秦国的人,历史上曾在楚国的边界定居。
  • 避世:隐居,远离尘世。
  • 日月长:形容安居的生活悠长。
  • 坛杏:指杏树,坛上生长的杏树。
  • 涧桃香:溪水中桃花的香气。
  • 霞衣:指用霞光织成的衣服,象征美好和高贵。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了秦国与楚国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追求安宁的愿望。同时,桃源的意象源于《庄子》,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宏皋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宏皋对桃源理想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历史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接着,诗人回忆起历史上秦人曾在楚国的故事,揭示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渴望安定的心情。通过草色与花香的对比,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最后两句引入了追求理想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翠参差水渺茫”:描绘自然山水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秦人昔在楚封疆”:引入历史背景,暗示人们在此地的安居乐业。
    3.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久。
    5.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理想生活比作“霞衣”,象征着美好与高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 山水:象征宁静和隐逸的生活。
  • 草色与花香:代表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霞衣: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背景是哪个国家的?

    • A. 魏国
    • B. 秦国
    • C. 楚国
    • D. 汉国
  2. 诗中“霞衣”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美好理想
    • C. 战争
    • D. 现实生活

答案

  1. B. 秦国
  2. B. 美好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描绘了理想的隐居生活。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奔放,而李宏皋则倾向于宁静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注释与解读》
  • 《李宏皋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 夜深难寐再读海德格尔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人日前夕访杜甫草堂 齐天乐五十首 其三十五 齐天乐 新柳 齐天乐 齐天乐 罗元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综合业务通信网 清容 阜字旁的字 平端 切中要害 十恶五逆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万变不离其宗 龜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才貌超群 包含貀的词语有哪些 超群越辈 祖遗 包含遏的成语 是开头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