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7:12
焚书千古讶嬴秦,
逃难茫茫走缙绅。
尚忆商山近京洛,
白头容得采芝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尤其是焚书坑儒的事件让人震惊。经历了无尽的逃难,诗人回忆起商山的宁静与美好,白发苍苍的他仍能渴望采摘芝草,寄托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焚书千古”提到的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极端措施,书籍的毁灭象征着文化的压制和历史的遗忘。“商山”则与道教文化相关,是追求隐逸生活的象征。
作者介绍: 刘基,字梦得,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历史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感受到文化被压制的痛苦,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开头提到的“焚书千古”不仅让人感到震惊,更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诗中的“逃难茫茫”呈现出一幅困苦的生存画面,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动乱时代的无奈与迷惘。随后,作者通过“尚忆商山近京洛”的回忆,展现了对往昔宁静生活的向往,商山的意象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白头容得采芝人”则更具哲理性,白头苍苍的诗人,尽管身处困境,依然期望能够享受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焚书千古”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缙绅”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