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有感(七首)》

时间: 2025-04-26 22:37:12

诗句

焚书千古讶嬴秦,逃难茫茫走缙绅。

尚忆商山近京洛,白头容得采芝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7:12

诗词名称: 有感(七首)

作者: 刘基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焚书千古讶嬴秦,
逃难茫茫走缙绅。
尚忆商山近京洛,
白头容得采芝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尤其是焚书坑儒的事件让人震惊。经历了无尽的逃难,诗人回忆起商山的宁静与美好,白发苍苍的他仍能渴望采摘芝草,寄托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注释:

  • 焚书: 指焚烧书籍,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 千古: 形容时间久远,历经千年。
  • 嬴秦: 指的是秦始皇,姓嬴名政。
  • 逃难: 逃避战乱或困境。
  • 茫茫: 茫然无措,形容无边无际的感觉。
  • 缙绅: 指士人或有地位的人。
  • 商山: 在今陕西省,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
  • 采芝人: 传说中的采药者,象征隐逸生活。

典故解析:

“焚书千古”提到的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极端措施,书籍的毁灭象征着文化的压制和历史的遗忘。“商山”则与道教文化相关,是追求隐逸生活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梦得,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历史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感受到文化被压制的痛苦,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开头提到的“焚书千古”不仅让人感到震惊,更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诗中的“逃难茫茫”呈现出一幅困苦的生存画面,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动乱时代的无奈与迷惘。随后,作者通过“尚忆商山近京洛”的回忆,展现了对往昔宁静生活的向往,商山的意象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白头容得采芝人”则更具哲理性,白头苍苍的诗人,尽管身处困境,依然期望能够享受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焚书千古讶嬴秦”通过历史事件引入,表达对秦始皇焚书的震惊与愤慨。
    • 第二联“逃难茫茫走缙绅”描绘了士人因战乱而不得不逃离的无奈情景。
    • 第三联“尚忆商山近京洛”通过回忆商山的美好,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第四联“白头容得采芝人”则是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虽已白头,但心中依旧存有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焚书”比喻文化的毁灭。
    • 反复:诗中的“逃难”与“尚忆”形成对比,展现出人们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焚书: 文化压制的象征。
  • 逃难: 战乱与动荡的象征。
  • 商山: 代表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 采芝人: 寓意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焚书千古”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 汉朝的焚书
    • B.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 C. 唐朝的禁书
    • D. 明朝的焚书
  2. “缙绅”指的是:

    • A. 平民百姓
    • B. 有地位的士人
    • C. 农民
    • D. 商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刘基的诗更倾向于对历史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和谐美。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兰曲 不寐 白岩僧舍 白下 白石岩 拔蒲曲 爱梅歌 促促词 清平乐 南歌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景印 魄散魂飘 入字旁的字 嫌惎 十命可受 独夫民贼 包含鲈的词语有哪些 讯安 包含勾的成语 众口交赞 包含羣的词语有哪些 比竹 峨冠 见字旁的字 三步并做二步 髟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