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曹山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3:29:18

诗句

镂刻疑鬼神,玲珑成户牖。

深黑不见光,摇艇入岩窦。

净绿灵境开,碎碧晴光漏。

苔藓何凄寒,日夜错昏昼。

稍觉萝蔓深,渐见松竹茂。

深渊耸石崖,浅濑注奔溜。

转迓铲削工,得睹芙蓉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9:18

原文展示:

镂刻疑鬼神,玲珑成户牖。
深黑不见光,摇艇入岩窦。
净绿灵境开,碎碧晴光漏。
苔藓何凄寒,日夜错昏昼。
稍觉萝蔓深,渐见松竹茂。
深渊耸石崖,浅濑注奔溜。
转迓铲削工,得睹芙蓉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曹山的奇妙景色。镂刻的岩石让人怀疑是神灵的杰作,细致玲珑的山门如同窗户一般。山中深黑的环境使光线无法透入,摇晃着小船驶入岩洞。清澈的绿洲在山中展开,阳光透过碎片般的天空洒落。苔藓的寒冷与凄凉,让人感受到昼夜的交错。渐渐地,发现蔓藤深邃,松竹也愈发茂盛。深渊中的高耸石崖,浅滩水流奔涌而下。经过人工的开凿,终于看到了芙蓉花的美丽。

注释:

  • 镂刻:雕刻、刻印的意思,形容山石的奇特形状。
  • 玲珑:形容精致细腻。
  • 摇艇:摇动的小船,指在水面上漂浮的船只。
  • 岩窦:岩石形成的洞穴。
  • 灵境:神秘而美好的地方。
  • 苔藓: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给人一种凄寒的感觉。
  • 错昏昼:形容昼夜交替,时间模糊不清。
  • 转迓:转弯进入,形容道路的曲折。
  • 铲削:开凿、挖掘,指人为的雕刻或修建。
  • 芙蓉:荷花,象征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广宁,清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曹山的赞美与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诗中展现了山水的奇特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曹山 其一》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曹山的神秘与美丽。诗的开头通过“镂刻疑鬼神,玲珑成户牖”引入,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仿佛山中的景致是鬼神所雕琢。接着,诗人通过对光线缺失和小船摇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变化,清绿的灵境与碎碧的光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自然之美。而“苔藓何凄寒,日夜错昏昼”则传达出一种孤寂和思考的情绪,让人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最后,诗人通过对深渊与浅滩的描写,以及“得睹芙蓉秀”的高潮,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欣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融合了哲理思考,深具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镂刻疑鬼神”:山石的形状如同神灵雕刻,给人以奇异的感觉。
    • “玲珑成户牖”:形容山门的精致,就像窗户一样。
    • “深黑不见光”:山中阴暗,缺乏光线,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摇艇入岩窦”:小船摇荡着进入岩洞,增加了探索的意味。
    • “净绿灵境开”:清澈的绿洲在山中展开,象征生机与希望。
    • “碎碧晴光漏”:阳光透过碎片般的天空洒落,形象生动。
    • “苔藓何凄寒”:苔藓的生长环境显得寒冷,带来孤寂感。
    • “日夜错昏昼”:时间的模糊感,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 “稍觉萝蔓深”:渐渐发现的蔓藤,象征自然的繁茂。
    • “渐见松竹茂”:松竹逐渐茂盛,表现出生命力的强大。
    • “深渊耸石崖”:深渊中高耸的石崖,体现地貌的壮丽。
    • “浅濑注奔溜”:浅滩的水流奔涌而下,表现出动感。
    • “转迓铲削工”:经过人工开凿,体现人对自然的探索与改造。
    • “得睹芙蓉秀”:最终看到美丽的芙蓉花,象征希望与美好。
  •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苔藓何凄寒”赋予苔藓情感,增强诗意。
    • 比喻:将山门比作窗户,形象生动,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曹山的奇特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意象分析:

  • 镂刻:象征着自然的鬼斧神工。
  • 玲珑:代表细致与美丽。
  • 深黑:暗示神秘与未知。
  • 净绿:象征生机与希望。
  • 苔藓:代表孤寂与寒冷。
  • 芙蓉:象征美丽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玲珑成户牖”是形容什么?

    • A. 山石的奇特形状
    • B. 山门的精致
    • C. 水流的清澈
  2. “苔藓何凄寒”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寂
    • C. 激动
  3. 诗中“得睹芙蓉秀”中的芙蓉象征什么?

    • A. 希望与美好
    • B. 冷漠与孤独
    • C. 凶险与恐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展现出山中宁静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 李白的《庐山谣》则表现出对山水的豪情壮志,风格上更为奔放,与陈广宁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作品选》
  2.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3.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三首 偈三首 偈三首 天台山中 点绛唇 和庞学士 登千佛山 同丁敬身访张丈应华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七支八搭 男扮女装 双人旁的字 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穿衣吃饭 辛字旁的字 高分子化合物 改邪归正 外外姐姐 谦巽 马角乌白 映期 包含抠的词语有哪些 访事员 止字旁的字 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