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41
神祠曲
作者: 刘基 〔元代〕
路傍古庙壁半斜,
雨滴香案堆坭沙。
槎牙死树当道卧,
树上纸钱犹未化。
春秋祭祀知几时,
乌鸦得食号相随。
人人欢喜得好珓,
低昂拜跪山花飞。
宁知祸发在旦夕,
空村无烟唯瓦砾。
庙傍乌鸦亦不来,
独留土偶眠苍苔。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座古老庙宇的情景。庙壁斜斜地矗立在路边,雨滴落在香案上,泥沙堆积成小丘。干枯的树木横卧在路中间,树上挂着的纸钱还未燃烧化去。春秋的祭祀不知道要到何时,乌鸦跟随其后觅食。人人欢喜地得到丰厚的祭品,或低头或跪拜,山花随风飞舞。然而谁能知道祸患可能在瞬间降临,空旷的村庄只剩下瓦砾与烟尘。庙旁的乌鸦也不再光临,只剩下土偶安静地沉睡在苍苔之中。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云溪,元代诗人、政治家、军事家,后世称其为刘伯温。他在明朝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贡献,使他在历史上备受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题材。
《神祠曲》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庙宇作为人们信仰的寄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古庙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祭祀时的庄重仪式与对生死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神祠曲》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呈现出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脆弱。诗的开篇便以“路傍古庙壁半斜”引入,古庙的倾斜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常。随后,雨滴落在香案上,营造出一种阴沉而神秘的氛围,象征着祭祀的庄重与神秘。
接下来的描写中,槎牙死树当道卧,树上的纸钱未化,暗示着祭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人们对往昔的怀念。春秋祭祀的频次未知,乌鸦随之得食,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祭祀的日常,也暗示着人们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
最后,诗中提到的“宁知祸发在旦夕”,直接点出了一种历史的悲剧感,预示着灾难的来临。空村的瓦砾与乌鸦的缺席,象征着人们的信仰逐渐消逝与生活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藏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对信仰与现实的感慨,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古庙的描写,探讨了人们对信仰的依赖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脆弱,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与对过去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