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陇西观察赵韫退先生》

时间: 2025-07-31 16:30:46

诗句

新分采邑陕西偏,上奏仍屯塞下田。

部傍先零毡作帐,道通西域雪为泉。

阴山控驭六千里,河套因循三百年。

会见殊勋陵海外,那烦班固勒燕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6:30:46

原文展示:

新分采邑陕西偏,上奏仍屯塞下田。部傍先零毡作帐,道通西域雪为泉。阴山控驭六千里,河套因循三百年。会见殊勋陵海外,那烦班固勒燕然?

白话文翻译:

新的采邑划分在陕西偏远之地,上表请求仍在塞外开垦田地。部落旁边先用毡子搭起帐篷,通往西域的道路雪水如泉。阴山控制着六千里的疆域,河套地区因循守旧已有三百年。会见那些在海外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又何必像班固那样在燕然山上刻石呢?

注释:

  • 采邑:指分配给官员或士人的土地或地区。
  • 上奏:向上级呈报或请求。
  • 屯塞:在边塞地区开垦、耕种。
  • :用羊毛或驼毛制成的毛毡,古代常用作帐篷材料。
  • 阴山:位于中国北部的山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河套:指黄河在内蒙古和陕西交界的地区,历史上是重要的农耕区。
  • 班固:东汉著名历史学家,曾在燕然山刻石以纪念战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始奋,清代诗人,生于一个士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常体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作品多以边塞题材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在边疆问题上亟需开拓和安抚之际。诗人以赵韫退为对象,表达了对边疆治理的思考与期盼,并对历史名将的表现进行了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边疆治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陕西边疆的新采邑,暗示着国家对边境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政策的质疑。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野拓展至西域,表现出对边疆民族的关怀与理解。阴山与河套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沉浮与变化,强调了边疆治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结尾处,作者以班固的事例点明,真正的英雄不需要刻碑铭记,而是应该通过实实在在的治理和贡献来证明自己。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分采邑陕西偏:新划分的土地在陕西的偏远地区。
  2. 上奏仍屯塞下田:上表请求仍在边塞地区开垦田地。
  3. 部傍先零毡作帐:部落旁边用毡子搭起帐篷。
  4. 道通西域雪为泉:通往西域的道路,雪水如泉涌流。
  5. 阴山控驭六千里:阴山控制着六千里的疆域。
  6. 河套因循三百年:河套地区因循守旧已有三百年。
  7. 会见殊勋陵海外:会见在海外立下赫赫战功的人。
  8. 那烦班固勒燕然:何必像班固那样在燕然山上刻石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阴山控驭六千里,河套因循三百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雪为泉”,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边疆治理的思考,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历史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 陕西偏:象征边疆的艰苦与重要性。
  • 阴山:象征着历史的沉浮与边疆的防线。
  • 雪泉:象征着自然的恩赐与西域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分采邑”指的是哪一地区?

    • A. 陕西
    • B. 河套
    • C. 西域
    • D. 阴山
  2. “会见殊勋陵海外”这一句中,诗人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班固
    • B. 赵韫退
    • C. 李白
    • D. 杜甫

答案:

  1. A. 陕西
  2. A. 班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与彭始奋的这首诗都以边塞为题材,前者更突出壮丽的边疆景象,而后者则更注重对政策与历史的思考,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 《边塞诗歌的历史与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兴赋 石桥 白石郎曲 木兰花 应天长 女冠子 女冠子 其一 杂曲歌辞·杨柳枝 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 酒泉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蹈践 完粮 方言矩行 皮字旁的字 炙面 深虑远议 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老的成语 包含袒的词语有哪些 识文谈字 寸缕 先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吉席 众寡悬绝 文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头痒搔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