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8:30
寂寂柴门镇日关,吟诗须静弈须閒。
杜陵老去犹忧国,彭泽归来肯出山。
倦把申江收眼底,醉携周易注窗间。
旁人漫说家庭乐,不信年来鬓亦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忧虑。诗人日复一日地关上柴门,静静地吟诗、下棋。即使杜甫年老后仍然忧国忧民,而彭泽(指陶渊明)即使归隐也愿意出山。诗人自己已经厌倦了浮华,享受着远眺申江的宁静,醉心于《周易》的研究。旁人常说家庭生活快乐,但他却不相信,这些年间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
作者介绍:李媞(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她的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李媞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思考人生和国家大事时所写。社会动荡和个人隐逸的矛盾使得她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呈家大人》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诗。首联“寂寂柴门镇日关”便勾勒出一种清幽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吟诗须静弈须闲”,不仅强调了诗人追求的静谧与闲适,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对比历史人物,杜甫和陶渊明,李媞借助他们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杜甫的忧国忧民与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后两联则通过“倦把申江收眼底,醉携周易注窗间”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与学识的追求,进一步揭示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最后一句“旁人漫说家庭乐,不信年来鬓亦斑”则揭示了诗人的无奈与感伤,尽管外界认为家庭生活美好,但她自己却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清代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李媞在诗中提到的“杜陵”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诗中“倦把申江收眼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家庭的向往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权力的追求
本诗中提到的“鬓亦斑”表现了什么?
A. 年轻的活力
B. 对生活的热爱
C. 时间的无情流逝
D. 家庭的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