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08
《上陈见复先生》
读书不求名位高,饮酒不尽千钟醪。
得心每在淡与泊,此中至乐诚陶陶。
先生闭户穴坟典,卅年门径丛蓬蒿。
三公令仆断梦寐,淡如云影径鸿毛。
忽传不诏贲郡邑,水南水北纷喧嚣。
公卿合辞拜手荐,汉廷经术千秋遭。
申辕年已惫筋力,蒲轮难涉风尘劳。
上陈著述达黼座,至尊下遣官胥钞。
周情孔思审中正,辨别白黑穷厘毫。
少司成职重太学,帝命取式风之浇。
先生受官不受禄,几席讲学仍衡茅。
走也仰钻希万一,有似蚁垤窥潐峣。
韩门近在许偻入,欲抉精髓弃粕糟。
寸莛巨杵叩俱应,试听鐄鐄天半鸣蒲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见复先生的敬仰与钦佩之情。诗的前两句开篇即指出,读书不追求名声与地位,饮酒也不在乎饮尽千钟美酒,强调了追求内心的淡泊与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接下来,诗人提到陈见复先生闭门读书三十年,生活简朴,门前杂草丛生。尽管他曾为三公的仆人,梦中却如云影般淡泊。诗人描述了外界的喧嚣与繁杂,公卿们纷纷前来推荐,汉朝的经术依旧流传千秋。随着时光推移,先生的身体渐衰,难以承受风尘之劳。尽管如此,陈见复的著作依然被尊重,受到皇帝的重视。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见复先生的认可及对他清白节操的赞美,尽管身处官场,但先生并不贪图私利,依然心系学术与教育。
王大椿(约1670-1749),字仲华,号思庵,清代诗人、学者。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见长,风格独特,常关注社会和人文,尤其是对教育的重视。他在诗中表现出对学术和道德理想的追求。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王大椿在求学和讲学的时期。诗中通过对陈见复先生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追求,表现出对纯粹学术的向往。
《上陈见复先生》是一首充满敬意的诗,透过对陈见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崇敬。诗中“读书不求名位高,饮酒不尽千钟醪”开篇即表明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强调了个人的精神修养比外在的名利更为重要。这种理念在清代的士人中颇有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陈见复的生活状态和学术成就的描写,反映出他在世俗喧嚣中的淡泊与坚持。尤其是提到“先生受官不受禄”,在当时的官场中,能够保持清白的节操尤为珍贵,使得读者对其更加钦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脱离尘世的宁静与智慧。
读书不求名位高,饮酒不尽千钟醪。
表达了对学问和生活态度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
得心每在淡与泊,此中至乐诚陶陶。
说明了内心的乐趣在于淡泊与宁静。
先生闭户穴坟典,卅年门径丛蓬蒿。
描绘了陈见复隐居的生活状态,三十年间埋首学问。
三公令仆断梦寐,淡如云影径鸿毛。
说明陈见复曾为高官仆人,但内心依旧淡泊。
忽传不诏贲郡邑,水南水北纷喧嚣。
提到外界的纷扰,表达了对喧嚣的厌倦。
公卿合辞拜手荐,汉廷经术千秋遭。
描述了公卿对他的尊重与推崇。
申辕年已惫筋力,蒲轮难涉风尘劳。
表达了对年老体衰的无奈与感慨。
上陈著述达黼座,至尊下遣官胥钞。
强调了陈见复的学术成就受到重视。
周情孔思审中正,辨别白黑穷厘毫。
指出他的学问深邃,辨别是非的能力。
少司成职重太学,帝命取式风之浇。
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和责任。
先生受官不受禄,几席讲学仍衡茅。
指出他的清白与节操。
走也仰钻希万一,有似蚁垤窥潐峣。
表示渴望学习与追求学问的决心。
韩门近在许偻入,欲抉精髓弃粕糟。
反映出对学术精髓的追求,舍弃浮华。
寸莛巨杵叩俱应,试听鐄鐄天半鸣蒲牢。
以音响比喻学术的力量与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陈见复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崇敬,以及对学问与道德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淡泊和对外界纷扰的超脱。
诗中“饮酒不尽千钟醪”意指什么?
陈见复生活状态的描述是?
“受官不受禄”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
可以对比王大椿与李白的诗作,王大椿更偏向于清新淡雅,强调内心的修养;而李白则追求豪放不羁,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诗人对生活与理想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