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40
《鹧鸪天 晚香玉菊花双供》
作者: 姚华 〔清代〕
伏卉犹留最后枝。
篱边寒蕊已当时。
移来并作山斋供,
金玉为缘亦是奇。
香未减,露方滋。
砂壶茗盌最相宜。
秋长林下迟霜信,
炎梦依稀似欲回。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晚景,依然留有最后几枝花卉。篱笆旁寒冷的花蕊正是此时的景象。将这些花移来作为山间小居的供奉,金玉般的缘分真是奇妙。花香未减,露水正滋润。用砂壶泡茶,茶盏最为合适。秋天漫长,林下的霜信迟迟不至,梦中的炎热依稀似乎还想回归。
作者介绍:姚华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淡雅与宁静的气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晚香玉与菊花的供奉,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鹧鸪天 晚香玉菊花双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提到“伏卉犹留最后枝”,给人一种温暖的余晖感,似乎在说尽管秋天已经来临,但生命的最后一抹色彩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接着提到“篱边寒蕊已当时”,表现出秋天的凋零与寒冷,但同时也有一种静谧的美感。
诗中“移来并作山斋供,金玉为缘亦是奇”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花草的珍视,也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的“金玉”为缘,传达出一种美好的情感和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关系。而“香未减,露方滋”则表现出花的生命力依旧旺盛,象征着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
整首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不乏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最终通过“秋长林下迟霜信,炎梦依稀似欲回”将秋冬的轮换与对往昔的怀念结合在一起,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提到的“寒蕊”是什么花?
诗中提到的“金玉为缘”所指的是?
诗中“秋长林下迟霜信”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