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渡江·大江骇浪限》

时间: 2025-07-12 20:04:49

诗句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04:49

原文展示: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白话文翻译: 长江的惊涛骇浪限制了东南方向,当日降下帆船时心中有旧时的羞愧。空闻击桨声中多有慷慨激昂,放下武器终究是为了沉醉。龙天浩劫后只剩下孤塔,海岳书生告别了旧时的庵堂。听说佛狸曾经驻马于此,难道是因为这里有美味的黄柑?

注释:

  1. 大江:指长江。
  2. 骇浪:惊涛骇浪。
  3. 限东南:限制了东南方向的交通。
  4. 降帆:指船只降下帆,停泊。
  5. 旧惭:旧时的羞愧。
  6. 击揖:击桨,指船夫划船的动作。
  7. 慷慨:激昂,豪迈。
  8. 投戈:放下武器。
  9. 沉酣:沉醉,沉迷。
  10. 龙天浩劫:指天灾人祸,浩劫。
  11. 馀弧塔:剩下的孤塔。
  12. 海岳书生:指作者自己,书生。
  13. 别旧庵:告别旧时的庵堂。
  14. 佛狸:传说中的神仙。
  15. 驻马:停留,驻扎。
  16. 黄柑:一种美味的柑橘。

典故解析:

  1. 佛狸:佛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常驻马于山水之间,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谈迁(约1621-1676),字子升,号梅村,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谈迁在游历长江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大江骇浪限东南”一句,既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又隐喻了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当日降帆有旧惭”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羞愧和反思。后文通过对“击揖”、“投戈”等动作的描写,以及对“龙天浩劫”、“佛狸驻马”等典故的引用,进一步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个人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江骇浪限东南: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同时隐喻了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
  2. 当日降帆有旧惭: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羞愧和反思。
  3. 击揖空闻多慷慨:通过对“击揖”动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昂和豪迈。
  4. 投戈毕竟为沉酣:通过对“投戈”动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沉醉。
  5. 龙天浩劫馀弧塔:通过对“龙天浩劫”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6. 海岳书生别旧庵:通过对“海岳书生”和“别旧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7. 闻道佛狸曾驻马:通过对“佛狸驻马”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8. 岂因佳味有黄柑:通过对“黄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大江骇浪限东南”中的“骇浪”比喻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
  2. 拟人:如“击揖空闻多慷慨”中的“击揖”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昂和豪迈。
  3. 对仗:如“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大江:象征着壮阔和限制。
  2. 骇浪:象征着困境和挑战。
  3. 降帆:象征着停泊和反思。
  4. 击揖:象征着激昂和豪迈。
  5. 投戈:象征着无奈和沉醉。
  6. 龙天浩劫:象征着时代变迁和沧桑。
  7. 佛狸驻马:象征着超脱尘世和向往。
  8. 黄柑:象征着美好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江骇浪限东南”中的“骇浪”比喻了什么? A. 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 B. 长江的壮阔景象 C. 作者的内心激昂 D. 历史的沧桑感 答案:A

  2. 诗中“当日降帆有旧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往的羞愧和反思 B. 对现实的无奈和沉醉 C. 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答案:A

  3. 诗中“闻道佛狸曾驻马”中的“佛狸”象征了什么? A. 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 B. 长江的壮阔景象 C. 超脱尘世和向往 D. 历史的沧桑感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通过对登高望远的描写,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
  2.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典故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1. 谈迁《渡江》与杜甫《登高》: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
  2. 谈迁《渡江》与苏轼《赤壁赋》:两首诗都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谈迁诗集》:收录了谈迁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2.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谈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可以学习如何鉴赏古代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征部乐·雅欢幽会 满朝欢·花隔铜壶 长寿乐·繁红嫩翠 倾杯·金风淡荡 破阵乐·露花倒影 满江红·暮雨初收 女冠子·淡烟飘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花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包含箪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包含绉的词语有哪些 搦朽磨钝 血字旁的字 处之绰然 采字旁的字 鱼贯而进 甘字旁的字 桩埽夫 寅严 付之梨枣 好为事端 不越雷池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