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12:14
老树
马朴臣 〔清代〕
懒向东风更乞妍,
离披生意转悠然。
古墙卧藓画三面,
秃干著花春半边。
垂老子山休作赋,
出关宣武合知怜。
漫言臃肿无姿态,
桃李何曾到百年。
这首诗表达了老树对春天的懒散态度,不再向东风乞求花朵的美丽,随着生意的变化而悠然自得。古老的墙上生满了青苔,像是画了一幅画,而光秃的树干上开着花,春天的美丽只在树的一半。老了的我不再写诗,出山时却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心情。人们常说我臃肿、没有姿态,但桃树和李树又有几棵能活到百年呢?
作者介绍:马朴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马朴臣的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的感悟,反映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对老年的接受。
这首《老树》给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一棵老树的状态,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开篇“懒向东风更乞妍”,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无奈与放弃,仿佛在说老去之后的无力感。接下来的描写,古墙上青苔的生长与树干上花朵的开放,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虽然树已经老去,但生命依然在某种形式上延续着。
“垂老子山休作赋”,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释然,诗人不再强求自己去创作,只想安静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而“桃李何曾到百年”,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虽然桃李繁盛,但又有多少能够活到百年呢?整首诗通过老树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又有对人生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老树的形象,探讨了生命的短暂、老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懒向东风更乞妍”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桃李何曾到百年”,是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