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13
梦寻西山准上人
(钱起 〔唐代〕)
别处秋泉声,至今犹在耳。
何尝梦魂去,不见雪山子。
新月隔林时,千峰翠微里。
言忘心更寂,迹灭云自起。
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
在别处的秋天,泉水的声音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我何时梦中游历,曾经见过那雪山的高人?
当新月透过树林时,群山的翠色在微弱的光影中显现。
我说我忘却了心中的忧虑,然而内心却更为宁静,
当我的身影消散,云雾自然而生。
醒来时,我发现缨带上积满了尘埃,就像洗净了功德的水一般。
钱起(约 780—835),字景仁,号少微,唐代诗人,出生于江苏。早年曾游学,后任职于朝廷。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蕴含深厚的哲理思考。
《梦寻西山准上人》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秋日,诗人可能在追忆往昔,或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试图通过梦中的追寻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高人智慧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思考。在首联中,秋泉声的回荡带给人一种舒适而又孤独的感觉,既有对秋天的自然描绘,也隐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第二联的梦魂与雪山子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对高人智慧的渴望,似乎想在梦中寻求一种超脱的生活。接下来的两联则描绘了新月与千峰的景象,意境深远,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而最后两句则将诗意推向了更深的哲理,诗人通过梦的消逝,体悟到内心的寂静与自我洗净,似乎在告诫人们,内心的清净才是追求的真正意义。
诗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表达了对智慧的向往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秋泉声”主要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宁静
C. 怒火
D. 忧虑
“雪山子”指的是什么?
A. 一位高人
B. 一座山
C. 一种动物
D. 一种花
诗中“觉来缨上尘”的意思是什么?
A. 醒来后发现内心的烦恼
B. 醒来时发现衣物沾满尘埃
C. 醒来后心情愉悦
D. 醒来时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