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 其二》

时间: 2025-05-10 03:34:39

诗句

愁与病相兼。

滋味曾谙。

罢蚕天气湿江南。

梅雨连绵朝复暮,云腻山尖。

衣润水沉添。

午梦初甜。

一些些事怕沾黏。

只有昨宵诗未了,险韵重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34:39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其二
愁与病相兼。滋味曾谙。
罢蚕天气湿江南。
梅雨连绵朝复暮,云腻山尖。
衣润水沉添。午梦初甜。
一些些事怕沾黏。
只有昨宵诗未了,险韵重拈。


白话文翻译:

愁苦与疾病交织在一起,
这种滋味我早已熟悉。
停止了蚕的工作,江南的天气湿润。
梅雨如织,早晨和晚上都在下,
云层厚重,覆盖着山尖。
衣服浸湿,仿佛沉入水中。
午后的梦境刚刚开始变得甜美。
有一些事情让我害怕沾染。
只有昨晚的诗句未完结,
我又重拾那些艰涩的韵律。


注释:

  • 愁与病相兼:指忧愁与疾病交织,心情沉重。
  • 滋味曾谙:滋味早已熟悉,指对这种感觉的体会。
  • 罢蚕:指停止养蚕的工作。
  • 梅雨:特指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雨水绵绵不绝。
  • 云腻山尖:形容厚重的云层遮盖着山尖。
  • 衣润水沉添:衣服湿透,令人感到沉重。
  • 午梦初甜:午后的梦境开始变得甜美。
  • 险韵重拈:再次提起那些艰涩的诗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亮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描绘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梅雨季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愁苦与生病的感受,反映出江南独特的气候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浪淘沙 其二》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梅雨季节的细致描绘,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所引发的内心情感。在诗的开头,诗人用“愁与病相兼”直接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紧接着以“滋味曾谙”表明这种痛苦的熟悉感,仿佛在告诉读者,这种情感并非一时之念,而是长期以来的经历。

整首诗围绕着梅雨季节展开,雨水的连绵使得江南的气候湿润,诗人提到“罢蚕天气湿江南”,不仅反映了生活的琐碎,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无奈。梅雨的环境与诗人的愁苦情感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共鸣。

在诗的最后,诗人提到“只有昨宵诗未了”,说明他在这种阴湿的气候中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尽管内心的艰难和煎熬让他感到困扰。他重拾那些“险韵”,也许是在寻找一种情感的出口,或是希望通过写作来缓解自己的愁苦。这种对诗歌的执念,恰恰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敏锐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愁与病相兼:开篇即指明情感的主题,愁苦与疾病交织。
  2. 滋味曾谙:表明这种苦楚已是熟悉的体验。
  3. 罢蚕天气湿江南: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生活状态。
  4. 梅雨连绵朝复暮:强调雨水的持续性,给人一种压抑感。
  5. 云腻山尖:形象地描绘天气阴沉的状态。
  6. 衣润水沉添:衣物湿透,感受到沉重的负担。
  7. 午梦初甜:在烦躁中,梦境却是甜美的,形成对比。
  8. 一些些事怕沾黏:对生活琐事的厌烦与抵触。
  9. 只有昨宵诗未了,险韵重拈:强调诗歌创作仍在继续,尽管情感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衣润水沉添”形象地比喻了内心的沉重。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相对工整,形成对称美。
  • 拟人:将“梅雨”拟人化,强调其对人情感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内心的愁苦与对生活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文学创作的坚持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着江南独特的气候,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感状态。
  • 云腻:表现出天气的压抑感,暗示诗人内心的沉重。
  • 午梦:梦境的甜美与现实的苦涩形成对比,体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现象来表达他的情感?

    • A. 风
    • B. 雨
    • C. 雪
    • D. 太阳
  3. “愁与病相兼”中“相兼”是什么意思?

    • A. 交替
    • B. 交织
    • C. 分开
    • D. 增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的作品,表现春雨的滋润与诗人的思绪。
  • 《江南春》:白居易的诗,描绘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

诗词对比

  • 《浣溪沙》(李清照):同样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象,但更多的是情感的细腻与对过去的怀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在写作中表达内心的愁苦,背景与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的环境下,所表达的情感与意象的差异,丰富了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对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系统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 送从侄端之东都 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 题裴十六少卿东亭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 送杜御史还广陵 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 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 送严二擢第东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玉牖 佩衽 斗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翥凤翔鸾 玄字旁的字 包含瓴的词语有哪些 事款则圆 倚傍门户 分文不名 包含腋的成语 机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汹惧 商海 包含袂的词语有哪些 胼胝手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